第一百零一章 克製(2 / 2)

我們很快撇開感情的話題,開始討論創業的事情。

覃川說,如果他的同事不跟我們一起做的話,我們會麵臨資金的難題,畢竟他也就攢了幾萬塊錢而已,還包括我之前還他的兩萬。而我,剛把三萬塊借給蘇雅。

就算我不把錢借給蘇雅,也遠遠不夠,因為要做一個功能強大的app才符合我們的項目要求,就算覃川自己組建一個技術團隊,也要花至少三四十萬才能做出來,如果給其他公司做的話,恐怕價格要更貴。

這隻是開發一個app的成本預算而已,還沒有算上正式運營之後的費用,辦公場所、設備、員工、推廣及其他運營開銷等,要堅持到能盈利,這個過程中要投入許多錢,至少也要百萬以上。

原本,覃川初始創業想法的資金來源,是他那個家境殷實的同事,但由於我的加入,他那同事很可能不願意合夥,這就斷了投資來源。

但覃川說了,隻要我想做,無論如何都會和我一起做,哪怕隻有我們兩個人。

對此,我很感動,但又很無奈,我們都不是富二代,選擇的創業項目又不是開個店那麼簡單,所麵臨的困難太大了。

或許,我可以借錢,身邊就有一個超級富二代朋友,夏雲。

但我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當初夏雲放下姿態請我回宇飛,而且她正處於權利爭鬥的漩渦,正急需我的幫助,如果我這時向她提出借錢創業,不是故意傷她的心嗎?

不過,我和覃川沒有絕望,而是探討了另外兩種模式:

一是前期先不做app,先做網站,開發及維護網站不用花太多錢,盡量壓縮創業成本。

而且,我們會先在南寧試點,做出成績並盈利之後,才會考慮往其他城市擴張。

資金的問題,我們可以找朋友借一點,讓家裏人支持一點,盡量湊,再不行的話就貸款,湊個二三十萬出來,應該也能運營一段時間。

最關鍵的就是什麼時候能把項目推廣出去,吸引到足夠用戶並創造利潤。

如果在沒有創造出利潤時,我們的資金就消耗一空的話,將會麵臨悲慘的失敗命運。

所以,在這種模式下,必須要嚴格壓縮創業成本,不追求快速發展,穩紮穩打地盡快創造能維持運營的利潤,之後再考慮發展。

而另一種模式,則是尋求天使投資。

有了資金投入,就可以做app,一開始就通過各種創業平台、大v、頭條、公眾號等等推廣渠道,把項目迅速推廣開來。

並把業務範圍迅速擴張,做到全國各地,先做大並聚攏大量用戶。

但,這個模式的弊端就在於股權,如果在創業初始就引入投資人的話,我和覃川必定拿不到多少股權。

做投資的人,個個都是比鬼還精,我們不可能鬥得過投資人。

再說了,我們還沒有把項目展開,讓投資人看到真正的市場前景,能不能吸引到投資還不一定,就算能獲得投資,這種情況下也不會有太大的資金投入。

而且,這模式還有一個大風險,怕被別人剽竊項目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