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速食”掃天下——方便麵(1 / 2)

其實,方便麵的曆史並不悠久,從它誕生的1958年算起,今年正值壯年。方便麵又叫速食麵,它的發明者是日本大阪市日清食品公司會長安藤百福。二次大戰後,日本民窮國貧,糧食隻有在黑市上才能買得到,人們連吃飽一頓飯都成問題,為了吃到一碗熱騰騰的拉麵,他們必須連日在拉麵店前排長隊。安藤靈機一動,決心做出不用排隊就能吃到的拉麵,於是,他家院子裏的一棟簡陋窩棚,便成了方便麵的誕生地。

安藤認為,理想中的拉麵應該味美、安全、簡單,並可在常溫下長期保存。其他幾個條件還好說,如何能“在常溫下長期保存”可讓安藤犯了難,整整一年時間,安藤不是躲在窩棚內煮麵條,就是騎著自行車飛奔在大街小巷買麵粉。雖然嚐試了各種方法,但總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有一天,安藤看到妻子在廚房裏炸食品,立即想到也可以把麵條用油炸一下。裹上麵衣的麵條,經熱油一炸,水分濺出,就出現了無數個小洞;再往炸好的麵條上注入熱水,熱水就會浸潤小洞,油炸麵便還原成原來的狀態。方便麵的原型就這樣產生了。湯料問題的解決也出於偶然。有一天,安藤在家中殺雞,雞血濺到在一旁觀看的兒子身上,從此以後,兒子不敢再吃任何雞肉料理,惟獨雞骨湯料拉麵卻是百吃不厭。於是,安藤決定將自己發明的速食麵定為“雞骨湯麵”並將其迅速推上市場。

上市後的“雞骨湯麵”很快有了個俗名“魔法拉麵”,隻要注入熱水,蓋上蓋子,3分鍾後便能變成一碗熱騰騰的拉麵。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一包定價為35日元的“雞湯拉麵”與拉麵店現煮現賣、又有配菜的拉麵價格差不多,批發商都擔心新商品會銷售不出去。沒想到半年後,這種方便麵就成為供不應求的暢銷食品。

日本全國立即掀起了一股“速食”熱潮,花樣百出的速食商品展覽會經常在各地舉行,1958年也因此被定為“速食元年”。由於方便麵供不應求,眾多食品廠蜂擁而入來爭奪這塊大餅,廠商的數量很快增加到了上百家。1962年,明星食品公司和東洋水產公司同時推出麵與湯料分開的方便麵,這一招備受推祟,因為人們可以在煮麵時,隨意加入蔬菜或其他配菜。

各家廠商爭先恐後,埋頭鑽研,力圖創造出不同流派的新商品。1963年,方便麵的產量從5.5億包驟增至20億包,到1965年則增至25億包。方便麵種類五花八門,如炒麵、餛飩、風味烏龍麵等等;湯料種類也不計其數,風味各異;麵條也從油炸改為用熱風烘幹的“非油炸麵”。

1970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躍居全球第二位,社會由高速增長時代跨入消費時代。大眾花在主食上的開銷逐漸減少,出外吃飯的次數日益增加。年產量高達36億包的方便麵市已經完全處於飽和狀態,而打破此僵局的,竟然又是方便麵之父——安藤百福。

安藤為了拓展海外商機,時常出國舉辦商品展覽會。會場中,他看不擅於使用筷子與泡麵大碗的西方人幹脆將幹麵分成兩半,放進一次性紙杯中用熱水一泡,就用叉子吃起來,他還看到飛機上的便餐中有裝果仁心的鋁製杯子,這些使他的腦海中浮現出要生產“杯麵”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