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蟲
眼蟲是眼蟲屬生物的統稱,在植物學中稱為裸藻,是一類介於動物和植物之間的單細胞真核生物。淡水中習見的眼蟲有綠眼蟲,它蟲體呈紡錘形,前端鈍圓,後端寬,末端尖呈尾狀。鞭毛與體等長,色素體1個,星狀。長眼蟲,體圓柱形,狹長,鞭毛約為體長的1/3~1/2。梭眼蟲,蟲體也是呈紡錘形,鞭毛短,色素體多個。螺紋眼蟲,蟲體易變形,體表螺旋形帶紋明顯,鞭毛短。扁眼蟲,體呈寬卵圓形,背腹扁,後端尖刺狀,鞭毛與體等長。
利什曼蟲
利什曼蟲,它是原生動物門肉鞭動物亞門動鞭毛綱動體目錐蟲科利什曼蟲的通稱。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等到白蛉下次吸血時,再把蟲體接種到新的宿主身上,這時蟲體前端有一根遊離的鞭毛。種類多,所有寄生人體的利什曼蟲都是動物源性的,寄生於人和其他哺乳動物如犬、鼠等和某些爬行類如蜥蜴等體內。生活史有兩個時期:一是寄生在脊椎動物的脾、肝、粘膜等細胞上,並在其中進行繁殖,蟲體呈橢圓或圓形。另一時期寄生在白蛉的消化道中。
草履蟲
草履蟲是原生動物纖毛綱全毛目的一屬,常用作生理學、遺傳學、細胞學的研究材料和教學實驗材料。已知的有10種以上,但常用的是大草履蟲、雙小核草履蟲、袋狀草履蟲三種。草履蟲具有營養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進行有性生殖時,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舊的大核退化消失。草履蟲全身由一個細胞組成,身體表麵包著一層膜,膜上密密地長著許多纖毛,靠纖毛的劃動在水裏運動。草履蟲身體的一側有一條凹入的小溝,叫做口溝,相當於草履蟲的嘴巴,口溝內密長的纖毛擺動時,能把水裏的細菌和有機碎屑作為食物擺進口溝,再進入草履蟲體內供其慢慢消化吸收。草履蟲靠身體的表膜吸收水裏的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
變形蟲
變形蟲又音譯為阿米巴,由於細胞膜纖薄加上原生質的流動,從而使其身體表麵生出無定形的指狀、葉狀或針狀的突起,稱為偽足,身體便借此而移動。偽足間可自由包圍融合,借此包裹事物進行消化。身體的形狀輪廓也會隨偽足的伸縮而有變化。自然界常見的為大變形蟲,大變形蟲可吞噬草履蟲。在長有水草的池塘中取水,並連同水草和腐爛的莖葉一起采集,然後將池水和水草在沒有陽光的地方放置3~5天,液麵上便會有黃色的泡沫浮現,此時便可從泡沫處發現變形蟲。
有孔蟲
有孔蟲變形蟲之所以能改變形狀,是因為細胞膜沒有細胞骨架和膜骨架。變形蟲有伸出偽足的能力所以造成細胞質流動使得形態不固定。
有孔蟲屬於單細胞動物,有其上有很多小孔的石灰質殼,由此溢出許多絲狀的假足。它生活在海洋中,遺殼堆積海底,形成岩石。有孔蟲化石可用來測定岩石的地質年齡,有孔蟲屬原生動物門,有孔蟲亞綱,從寒武紀到現在一直都存在著。殼一般是碳酸鈣質的,也有矽質的和幾丁質的。蟲體隱藏在細小的殼內,小殼分為許多小的內格,由一些微孔或孔狀接縫所穿通。某些有孔蟲則是通過把細粒礦物質或其它外來的顆粒膠結起來,來建造自己的殼,這種殼為膠結的或含沙質的。由於有孔蟲特別小,在鑽探過程中不會被破壞,所以對尋找石油特別有價值。
放射蟲
放射蟲因為具有放射狀排列的線狀偽足而得名,它是海洋中漂浮的單細胞原生動物。原生動物是最低等的一類動物,個體隻是由一個細胞組成,在分類上科學家把它們歸為一個門,即原生動物門。但是原生動物的這個唯一的細胞卻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具有作為一個動物個體所應有的主要生理機能。細胞的各部分產生了分化,各自掌管著一定的功能,形成了“類器官”。原生動物的運動器官往往是其上長的鞭毛、纖毛或是偽足,有些原生動物的細胞質中具有骨架或是形成了堅固的外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