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萬裏江山做畫圖(換天)(1 / 2)

第五十四章,萬裏江山做畫圖(換天)

所有法令中最重要的,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就是廢除分封製,施行郡縣製。以及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等。

“如今天下一統,廢除商、周實行的分封製,改為郡縣製。將大秦的遼闊版圖,劃分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當宦官宣讀秦始皇頒布的這一道政令時,文武百官和殿外的上萬官員全都無比的震驚,紛紛交頭接耳,低聲攀談。有人垂首頓足,如喪考妣;有人欣喜異常,拍手稱快!

統一以後,天下應當如何治理?丞相王綰對秦始皇說:“六國諸侯剛剛被滅不久,原先的燕國、齊國、楚國離咱們的京城都很遠,如果不在那裏分封王侯,恐怕那些地方很難控製得住,您不如把幾個皇子分封到那些地方去做王,協助陛下統治天下。”

但是李斯反對王綰分封的建議,他說:“當年周武王得到天下以後,曾經大封子弟功臣為諸侯,後來諸侯之間關係越來越疏遠。如今陛下統一了天下,可以在全國設置郡縣。子弟功臣多多賞賜些賦稅錢財,不要分封諸侯,這樣就容易控製啦!”

秦始皇考慮再三,決定采納李斯的意見,他說:“以往天下苦戰不休,都是因為分封諸侯王的緣故。現在天下安定了,再分封諸侯王,又將會種下戰爭的禍根。我認為廷尉的建議是對的。”於是秦始皇把天下劃分為三十六郡,郡以下設縣。每郡都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三個官長去治理,即郡守、郡尉和郡監。郡守是一郡最高的行政長官,統管一郡的重大事務。郡尉是管理治安的,全郡的軍隊由他統領。郡監執行監察方麵的事情。

地方上的治理辦法確定了,中央政府的組織機構也逐漸定型。秦始皇規定中央朝廷裏設置丞相、禦史大夫、太尉、廷尉、治粟內史等幾個重要的官職,協助皇帝治理國家。丞相設兩個:左丞相和右丞相,都是皇帝的助手,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禦史大夫負責掌管重要的文書監察;太尉主要掌管軍隊;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內史掌管租稅收入和國家的財政開支。所有這些官員都歸皇帝任免和調動,從國庫裏領取薪俸,一概不得世襲。秦始皇建立的這一套封建專製的政治體製,對後世的影響極大。後來各個封建王朝所實行的政治體製,大體上是在秦製的基礎上逐步演變的。

“在大秦境內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宦官又宣讀了一個爆炸性的聖旨。

戰國時期,各國的商業已經相當發達,貨幣的使用已經很普遍。但是各國貨幣的形狀、大小、輕重都不相同,齊國的貨幣樣子像刀,趙國的貨幣樣子像鏟;貨幣計算的單位也不一致。秦始皇規定:以後一律使用圓形方孔、每個重半兩的銅錢,各國的舊貨幣全都作廢,不許再在市麵上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