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的心理素質訓練
宇航員需具備優秀的心理素質,必須要有臨危不亂、泰然處之的果敢與超出常人的心境。因此心理測試和訓練是宇航員訓練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應試者要在不同場景模擬情況下,通過一係列的心理檢查,考察宇航員麵對困難的能力和與人協調溝通的本領,同時考察宇航員在惡劣宇航員訓練太空環境以及超負荷的工作壓力下的心理穩定性。載人航天器在應急返回過程中可能降落到各種複雜的地形、氣候等惡劣的生存環境條件下,例如寒區、沙漠、山地、森林、海上等,因此通過救生與生存訓練,提高宇航員在惡劣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使他們熟悉和掌握這些地區氣候變化,地形、海況、動植物的情況,掌握生存的基本要領。比如在寒區生存要保持機體的熱平衡,在原始森林生存要防禦猛獸和昆蟲的侵襲,在沙漠中生存要保持水鹽代謝的平衡等。
捷列什科娃
太空玫瑰-女性宇航員
遨遊於太空是很多人的夢想,而女性進入太空飛行更讓許多人瞠目結舌。
捷列什科娃,蘇聯航天員,第一位女性“太空使者”。她曾感慨地說:“我感到很幸福,因為我曾有幸成為人類最早開拓宇航道路的人中的一員。捷列什科娃和同事盡管曆盡千辛萬苦,但看到那麼多人踏上我們開辟的道路,真讓人欣慰。自從捷列什科娃1963年太空之旅後,進入太空的女性已經近40位。
近乎“虐待”的女性訓練
1961年,當蘇聯航天員尤裏·加加林成為進入太空第一人後,美蘇兩國就開始著手讓婦女進入太空的工作。兩年後,捷列什科娃揭開了女性太空之旅的新篇章,但這並不意味著婦女已能經常進行太空飛行。首先是太空飛行非常艱險,飛行經驗很少;此外,還缺乏一些婦女需要的技術設施。因而在挑選和訓練項目上,女航天員並不受到特別的優待。捷列什科娃回憶說:“宇宙對女性既不多情,也不寬厚,因此我們要接受與男子完全一樣的訓練。”她用“殘酷”二字形容接受的訓練。艾琳柯林斯當美國聽說蘇聯要將女航天員送入太空後,也開始著手女航天員的訓練。用“殘酷”來形容早期美國女航天員的訓練並不合適,她們要完成比男性更艱苦的訓練項目,用“虐待”來形容或許差不多。據稱,挑選和訓練包括,向她們耳朵裏注射冰水;讓她們吞下一條長長的軟管;喝放射性的水;把她們傾斜、旋轉;關進漆黑的房間;捂上眼睛浸泡在水箱中;讓她們失去各種感覺等等。在一周體驗後,有13人通過測試,由於當時美國正在實施“水星計劃”,這13人被稱為“水星13女傑”。但這項計劃後來被取消了,美國也失去了將第一位女性送上太空的機會。
太空生活
由於太空的環境與地球環境有很大不同,航天員們要在失重的條件下生活,一言一行必須“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否則,食品、工具以及人等都可能像“幽靈”似地漂浮不定,招致殺身之禍。因此,女航天員最好不要期盼在天上還能有一頭飄逸的長發。一般來說,無論男女航天員,在上天之前都要把頭發調理得短些再短些。但頭發生長速度快,空間站上的航天員間還得分工合作,一人理發,一人拿著吸塵器吸剪下的頭發。女航天員要保住長發隻能用發卡或帶子把它束住。在空間站上洗澡采用的是類似“桑拿”的方法。浴室溫度高達80~100攝氏度艾琳柯林斯,出汗半小時,然後走出浴室。用水囊往身上擠點水,水珠掛在身上不動,拿一條浸有特製浴液的毛巾擦全身,就算是洗幹淨了。洗頭發也很簡單:用特製的洗頭液將頭發完全打濕,然後用毛巾揉擦一遍就行了。這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或許有些無法想象,但也正因為是女性,所以她們可以多用一點水。在女航天員的化妝品上,美俄曾有分歧。俄羅斯專家認為太空完全沒有必要打扮,而美國專家卻認為香水、潤膚液和口紅等必不可少。艾琳柯林斯實際上,女航天員工作繁忙,留給她們化妝的時間寥寥無幾。首次在太空停留169個晝夜的俄羅斯女航天員康達科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軌道站上可以化妝,不過站上的工作很多,顧不上化妝,隻在節日才稍加修飾。在失重狀態下,梳頭最簡單,隻要梳好一種發型,它就會永遠保持不變,絲毫不亂。”對於女性加盟空間站,1996年俄羅斯加加林宇航中心的副司令格拉茲科夫將軍認為,這會給這個男性世界帶去一股清新之風。他風趣地說:“大家別指望軌道站上出現了女士就會給窗子掛上窗簾,但她們的存在會讓我們的航天員們多注意些儀表、動作和說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