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書山行(1 / 2)

當初風裏刀的住所是莫聲穀給他盤下來的一個位於城西百草堂隔壁的一座小院,此處遠離鬧市,清靜。

風裏刀不大喜歡人流嘈雜的地段,說住在人流嘈雜的地段,也不好授藝與他,用他的話說:便是道不可輕傳,法不傳六耳!

雖然風裏刀的本事也就是一些江湖人的技擊之術,最精要的也就是一套常見的練氣吐納之法,在江湖上亦非罕物。

然,就算如此,江湖武人門戶之見非常嚴重,雖然江湖技擊之術都是傳自道家,然衍生出來的卻流派紛呈,有什麼血刀門,羅刹門,唐門,天下會等等,總之亂七八糟,大多是一些沒什麼本事瞎起哄的。

反正莫聲穀對此是嗤之以鼻的:“學了點皮毛就開宗立派,稱宗道祖,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唉,什麼時候才能拜入道門,學點真本事呢?”

莫聲穀緩步來到當初風裏刀居住的小院門口,看著開始長出青苔的院牆和略顯枯黃的院門,心裏不由又想起當初那個叫風裏刀的老頭,就是在這個小院裏傳授自己武功的,而,如今,他又去了哪裏呢?

輕輕的推門而入,院落為一進院式,院內隻有屋舍三間,堆放雜物的草棚一處,正房居中,坐北朝南,左為西廂,右為東廂,側麵則是堆放柴禾雜物的草棚,一般人家,柴房都設在東廂,因為東方五行屬木,旺財,而西方五行屬金,金克木,將柴禾置於西側,無異於自絕財路矣,此乃大忌。

正房前一株長得已有三五丈高的鬆柏,此樹屬陽,大多北方院落皆種植該樹,用於增長院中陽氣,驅邪避穢,又因鬆柏長壽且終年長青不落葉,而又被人們將之視為寓意長壽吉祥之物。

柏樹樹下有一石桌,三個石墩,石桌上已落有些許灰塵,莫聲穀將之拂去,坐在石墩上看著東廂門前那嶄新的木人樁,這是莫聲穀前些日子才換上去的,前麵的因為長時間的日曬雨淋,木臂早已斷落,被挖出來扔在牆角。

所謂睹物思人,雖然跟風裏刀學藝不過兩年,但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那個老頭,莫聲穀始終是待他如生父一般,若不是自幼學習聖人書,禮法中曰:父母在,不遠行的思想,莫聲穀當真想跟風裏刀出去闖江湖去了。

在院內坐了半晌,莫聲穀便起身離開了院子,關上院門,準備回家,卻想起昨日母親與梅姑在園中所言相親之事,不由扶額:“趁還未下雪封山,進山去轉轉,也好躲了母親,不然又得被拉著去那半泉鎮相親,唉,真是頭疼。”

繞過百草堂,來到大街上,但想了想,為了不被家仆或者堂兄弟們發現便轉身進入一條小胡同,一路往城西街頭行去,城牆西側雖未開有大門,乃是為了防止西麵山中猛獸衝入城中害人,但為了方便獵戶和山中幾個礦井采礦方便,開了扇小門,這小門是相對三處城門來說的,此門高有一丈多,寬處也足有一丈多,亦不算小了,足夠兩輛馬車通過。

這城門乃是由楚天都的巧匠設計打造,整個門由兩塊巨木製成,外層包有一寸厚的銅板,異常沉重,且整扇門是裝在城牆內部,開門時乃是用絞索將其從城牆上拉起,所以,城門打開時是見不到的,關閉時則放回絞索,將其放下,其強大的防禦力足可防禦任何怪物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