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應酬禮儀金點子(2)(1 / 3)

6.聽不清楚對方說話內容時應確切地將情況告訴對方,並請對方改善,如“聽筒好象有問題,聽不太清楚,可不可以大聲點?”

7.掛電話前的禮貌應對也不可忽視,確定對方已掛電話後才能放下聽筒,並且一定要親切、禮貌地對待來電的對方。

十種不好的交談方式

1.打斷他人的談話或搶接別人的話頭,擾亂人家的思路。

2.忽略了使用解釋與概括的方法,使對方一時難以領會你的意圖。

3.由於自己注意力分散,迫使別人再次重複話題。

4.像傾瀉炮彈般地連續發問,讓人覺得你過分熱心和要求太高,以至難以應付。

5.對待他人的提問,漫不經心,言談空洞,使人感到你不願意為對方的困難助一臂之力。

6.隨便解釋某種現象,輕率地下斷語,借以表現自己是內行。

7.避實就虛,含而不露,讓人迷惑不解。

8.不適當地強調某些與主題風馬牛不相及的細枝末節,會使人厭倦,同時,對旁人過多的人身攻擊也會使旁聽者感到窘迫。

9.當別人對某話題興趣不減時,你卻感到不耐煩,立即將話題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方麵去。

10.將正確的觀點、中肯的勸告佯稱為是錯誤的和不適當的,使對方懷疑你話中有戲弄之意。

把握作客的禮儀

到親友同事家作客,是一件愉快的事,特別是受人之邀,前往作客,更使人感到其樂融融。為了商議事情、洽談商務等,要到對方單位或家中拜訪,則是一種負有使命的活動。不論何種情況都應講究作客的禮儀,以體現出應有的修養。

一、作客的準備

1.約會

作客要事先和對方約會一下,不要唐突而至,搞得人家措手不及。作客的時間要選擇在主人方便的時候,不要在太早或過晚的時間作客,還要避免吃飯和午睡時間。晚上作客,時間不應太長,以免影響主人休息;約會時間定下後,就不要失約。要按時到達,不要遲到,讓主人著急;也不可過早,使主人來不及準備。確實因特殊原因不能如約前往時,要及時向主人說明,另行約定時間。

2.儀表

作客動身之前,要注意修飾一下自己的儀表。一般的活動可不必過分修飾。如果是比較重要的約會,應梳理頭發,刮淨胡須,服裝整潔,鞋子幹淨,顯示出對會見的鄭重和對對方的尊敬。儀容不整、滿身贓汙地去作客,是不禮貌的。

3.其它準備

作客時,根據需要,可以帶上一些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情意。第一次會麵,還要帶上名片,以便主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有助於建立較穩定的聯係。

二、進門前後

到達主人家門口,要再稍稍整理一下頭發和服裝,看看鞋子上是否帶有泥土,如果有,應當擦一擦,然後再按兩下門鈴,沒有門鈴的,就用中指關節叩兩三下門。按鈴和叩門兩三下即可,次數不要過多,時間不要太長,節奏不要太快,用力也不要過重,不然會顯得粗魯。更不要用拳頭砸門或用腳踢門,免得主人反感。如果沒有回答,可以重複一次,並詢問一聲:“有人嗎?”如果門開著,說明家裏有人,但也不要直接進去,要輕輕叩門兩下,等主人開門迎接時再走進去。進門後,反身把門輕輕關上,再把雨具、大衣放在指定的位置或交主人放置。如果帶有小孩,要讓小孩向主人家的人稱呼問好,並教育孩子不要亂跑。帶有禮品的,同時把禮品獻給主人。

進入會客室,不要忙於入座,要對主人表示問候,等主人示意座位後,再坐下來。如有其他客人,則應向其致以問候,並坐在一旁,不要立即與主人長談,以免打斷他們的談話。接受主人獻茶、敬煙,要欠一欠身體,說聲“謝謝”。主人端上果品,要謙讓一下先到的客人,然後自己再取。主人為自己削果皮,要說:“謝謝,我自己來。”如果拜訪的是初次相識者,這時可遞上名片,然後再進入交談。作客時,煙要少抽,茶要慢慢品嚐,果品要小口細嚼,煙灰要彈在煙灰缸裏,果皮核不要亂扔。坐姿要自然大方,既不要過於拘謹,也不要大大咧咧,不要隨便起立,隨意走動,不要東張西望,更不要亂翻主人的東西。

作客時,如果主人家沒煙灰缸,說明主人不抽煙,應當盡量克製自己,不要抽煙,以免搞得滿屋煙霧,使主人難受。實在要抽,可以先問一聲:“我抽支煙可以嗎?”如果有婦女在,更應當先問她一聲:“我抽支煙,你不介意吧?”主人給點煙時,要說聲“謝謝”。主人遞煙,即使自己帶有煙,也不要拒絕主人的煙而抽自己的。如果你不會抽煙,可以說:“謝謝,我不會抽煙。”

交談中想去廁所,這是很難堪的,但也必須解決。男客不妨問一下男主人:“廁所在哪兒?”女客問女主人也較方便。如果主人為異性就更討厭了。我們不妨借鑒國外的作法,問一下:“洗手間在哪兒?”或“浴室在哪兒?”我國不少地方婦女把廁所用“一號”代稱,這也是解決“難以啟齒”問題的好辦法。

三、告辭

交談時間要適可而止,主人確實興致很高,不妨談得時間長一些;主人顯出無話可說了,就應立即把自己要談的話盡快談出來;如果主人頻頻看表,就應當知趣地趕快起身告辭了。告辭時要表示一下謝意,離開前不要忘記取回雨具、大衣等物,免得主人發現了再去追你。走出門口,要回身道一聲“再見”,如果主人還要送一送,可以說:“請留步!”如果主人在門口目送,則說一聲“請回!”然後揮手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