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十一到來了。
畢竟是國慶節,一個令所有中國人都喜悅、自豪的日子,太陽也送出了它的笑臉,大地一片金色,幹燥的空氣中裹著微微的熱量,傳遞給每一個生命。天氣有點熱!
今天,我們一行總計十來多個人約好了要去山裏玩。賀蘭山——嶽飛的一首“滿江紅”裏的那一句話: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這裏的“賀蘭山缺”指的就是這座山哦。
我們一夥人,約好九點半在學校門口碰麵。我有些莫名的小興奮,為那從未見過的神奇的能勾起我無限遐想的山裏好風光,我早早的就到學校門口等待了。過不了多久,大家一個個都陸續到齊了。然後我們一群人就騎著自行車一陣歡呼著向著山腳下出發嘍。向著那看起來很近騎車起來卻又那麼遠的山腳下出發。
一路都是斜坡,斜斜地往上升,坡度有些大,騎車特別費力,好在人多,說說笑笑的,倒也不在意。一路的風景,越往上走,人家越少,看不到路邊的一棵小草。就像學校操場上一樣,光禿禿的,土黃土黃、沙沙的一大片一大片,夏天也長不出一棵草來的屬於北方的幹土地。
就在我們繼續用力向上攀爬的過程中,在那空白的幹土地上我看到了一大片的小紅尖椒,火紅火紅的一大片,躺在馬路邊上曬太陽,還有被串起來一大串一大串晾在繩子棍子上的。絕無僅有的煞好風景,點綴了我的視野,也點綴了這一片空白。我立馬大聲驚呼:“天哪,好壯觀的景象!”首先男同學笑了:“有什麼大驚小怪的,看來你真是沒見過吧。這是我們這的一大特色呢。”我總算明白了,難怪這的人這麼愛吃辣呢,連早飯吃包子,都要蘸著由這些小紅尖椒磨出來的紅紅的辣椒油。
好不容易一路費力蹬著自行車終於到達山腳的時候,在山腳下一塊空地上停放好自行車,我們一行人先是翻越了兩三座小山坡,並不太高,也不費什麼力,我們來到了一個小半山腰的很大的平坡上,並且正好趕上了在那裏舉行的每年一次的廟會。人好多,聚集在此,占滿了整個坡頭。但人再怎麼多,還是比不上南方城裏的那個人口密集度。坐落在最前方正當中的是一座蠻大的寺廟,占了大半個山頭。不停地有穿著袈裟的和尚們拿著木魚出出入入,還有前去燒香拜佛的遊客。透過那兩扇敞開的紅色大鐵門,看的到裏麵的香火正旺。
寺廟外麵,四周全是小攤販的吆喝,賣吃的,賣玩的,很是熱鬧。那些小攤販們大多是當地**人,帶著白色小帽和圍著白色頭巾的當地**。我們一行人中的幾個人,在其中一個賣酸梅湯、涼茶的小攤鋪前付了錢,各自喝了一杯涼茶。喝完涼茶後,繼續向前走。
我們一路繼續前行。又翻越了幾座更高更陡的山坡,直至眼前出現一片更為廣闊的沙地。是相對平坦的沙地,不時也冒出一些小山頭。走著走著,出現一些很小的溝溝渠渠。溝溝渠渠旁邊竟也長著一些小雜草了。再往越深的地方走去,不遠處出現了幾道細細長長、彎彎曲曲、一路逶迤的小溪流,似乎還能聽到泉水叮咚的美妙聲音了。然後就在走著走著的途中,成群的放牧的山羊不知何時也加入到了我們前行的隊伍,一邊尋覓著小草吃,一邊在我們人群中跋涉。
我又開始大呼小叫:“山羊,山羊耶。這麼多的山羊啊,我還真是頭一次見到。灰色的山羊,怎麼不是白色的啊?”
又引起一陣嘲笑。那幾個男同學又說:“姑奶奶,你真的是外星人吧。你以為我們這兒的山羊不是白色的啊,成天在沙土沙塵暴裏打滾,它們的衣服還能是白色的嗎?”
我聽了先是懵了一下,然後哈哈大笑起來。妙,妙,這樣的回答真叫妙。也許隻有這樣的散養的滿地打滾的山羊才叫原生態吧。它們跟隨著我們也是一路要去追尋有更多水源更多牧草的地方吧。真不愧對這麼出名的北方羊肉了。北方的羊肉,就是那麼好吃新鮮,沒什麼異味兒,口感超絕。
繼續走。我們加快了速度。很快就超過了那一大群山羊,回頭去看時,早已沒有了山羊的蹤影。泉水的聲音越來越叮咚。在這麼空曠的大山裏,除了我們行走的這一行人,人跡確實罕至,那泉水汩汩的聲音像流動的音樂一樣越來越陪伴我們耳側。還有那些長在泉水邊的青草越來越多,形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沙漠綠洲。
穿越這片沙地,我們往大山的腹地走去。四周圍開始出現高高聳立的石頭山,一座接一座,嶙峋的山,粗獷的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奇峰異嶺,山嶺和山穀交替出現。這裏該是屬於地殼垂直運動而形成的南北走向的褶皺山係吧。鋸齒狀一樣的斷層一頁頁豎著像書本一樣壓縮在一起。這些沉積的,厚重的,大山的千年萬年史,刀光劍影般從上斜斜的直劈下來,巍峨不動的屹立在伸手可觸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