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去樓空(1 / 2)

陳家是燕國士族,從前朝就掌握著文界半壁江山,陳青的父親陳元新是當朝吏部尚書,叔叔陳元徽是燕州刺史,祖父陳頌是上一代的燕國首輔大人,燕國僅存的三座書院,有兩座掌握在陳家手裏,第三座是國學書院,陳家的門生可謂遍布天下。

陳青是這一代陳家唯一的嫡子,從小備受期望,奈何天賦雖高,可性子野,不願意把自己拘束在條條框框裏,後來跑到武當山修習道家學術,轉眼間,又練起了劍,這一練就是九年,若非陳家要為陳青舉行及冠大禮,他恐怕準備一輩子不下山。

作為陳家嫡子,家主之位在未來是他的囊中之物,這身份地位帶來的好處數不勝數,陳家嫡子、武當掌教真人嫡傳弟子,隨便一個身份,在這天下的北方都是尊貴至極。

宇文家之所以敢算計陳青,一是自以為掌握著燕國兩大秘密組織之一的蛛網,自信這消息會被掐死在武川城,二是宇文家作為關隴集團的勢力之一,擁有自己的騎兵,在燕國朝堂之上,已經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和他們作對,但是如果誌在王權,不論是作為助力或是擋路石,陳家都不容忽視。

陳家人生來就是文人,不適合舞刀弄劍,幾百年來,家族沒有出過一位將軍,陳家的人,終其一生都在為帝王出謀劃策,燕國強大之時,拾綴著燕皇南伐的人裏麵,有不少陳家人的影子。

強大到幾乎可以左右帝王決議!這樣的陳家誰不忌憚?誰又不想擁有這樣的助力!

武川城宇文將軍府內的一切,早在三個月前陳青經過武川城去往塞外時,就開始策劃,宇文家商議決定,如果陳家嫡子名不副實,死在塞外,那這樣的助力不要也罷,如果他活著回來,那一定要爭取到他的支持,不然,就讓他死在西北。

黑至墨青色的長劍,筆直的插在陳青右手旁,劍身顫巍巍,仱仱作響,陳青伸手將其拔出,劍身之長,入地有三尺。

宇文炬旁邊的漂亮女人輕聲說道:“將軍,這把劍劍身五尺有餘,且劍身如墨如青,應該是墨家墨眉,跟著上一代巨子一起失蹤了,墨眉劍榜排名第十六,未入前十五的原因,是因為劍榜以殺力排名,而這是一把仁者之劍,不以殺力見長。”

說話間,陳青已雙手舉起墨眉,然後重重插入大地,劍鳴尖銳刺耳,引起音層波動,除了漂亮女人和那中年管家神不受影響,其餘所有人都頭痛欲裂,倒地哀嚎,兩人雖然神色如常,卻發現寸步難行。

陳青瞥了一眼兩人,眼神淡漠,看不見感情,然後他身形拔地而起,如同一道虹光朝南方而去。

“鏘鏘……”,似金屬撞擊,眾人驚駭抬頭,天空中一人轟然墜落,砸在那座小巷盡頭的廊橋之上。

那人正是陳青,他嘴角流血,望著天空,明亮的月光下,一襲黑衣一手負後一手虛抬,正向前懸空而行。

世間修士,都在一個大框架內,受框架內的規則製約,這個框架就是天地人,修煉必須以身體為本,增強體質,疏通經脈,以承受天地之氣,引天地之氣入身,洗精伐髓,返璞歸真,引動天地異像,成就聖人。

天下修士四品,是道家第四聖呂洞賓創建的,但來源卻是儒家張載的“為天地立心”!

儒家致力於為天地間所有人找到合適的社會框架,人人能夠有所圖、有所為,於是誕生了科舉製,寒門也能跳龍門,於是有了官僚等級、修士境界,讓這個世界有了高低,有了尊卑,有了秩序,這便是儒家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

第一品,三教稱呼不同,佛家金剛,道家空靈,儒家浩然,但世俗中人稱為真人;

第二品,無垢,人身無垢才能吸納天地之氣引為己用,才有機會探求天地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