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為什麼冬天不再冷?(1)(1 / 3)

一、如果地球變得更“溫暖”一些

當我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首老師教我們唱的歌——《種太陽》:

我有一個美麗的願望。

長大以後能播種太陽。

播種一個就夠了,

會結出許多的許多的太陽。

一個送給、送給南極。

一個送給、送給北冰洋;

一個掛在、掛在冬天,

一個掛在晚上,掛在晚上。

啦啦啦,種太陽,

啦啦啦,種太陽,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種太陽。

到那個時候世界每個角落,

都會變得都會變得溫暖又明亮!

你也許很熟悉這首歌曲吧?在動聽的歌聲中,我們充滿了驕傲的理想。可是真的給南極、給北極一個太陽,讓冬天更加溫暖起來,會是一件很美麗的事情嗎?

科學家們可不這麼認為!

如果給南極一個太陽,會怎麼樣呢?

南極是一個冰的世界,很冷很冷(所以我們才想到要送一個太陽給南極啊),大家都稱南極為“冰雪世界”、“冰雪女王的國土”、“冰的王國”、“冰川巨人的聚集地”、“世界最大冰庫”、“白色的沙漠”等等。

那麼南極到底有多少冰呢?南極洲的總麵積約為1405萬平方公裏約98%的地區幾乎全被冰層覆蓋,隻有2%的地方沒有冰雪。冰蓋的麵積達13S027平方公裏,比整個歐洲麵積還大。大陸冰的平均厚度有1720米,最厚處達4800米。整個南極大陸,冰體的總冰量有2400萬立方公裏,如果把大西洋的水全都倒掉,南極的冰也能再次把它裝滿。

所以,如果我們給南極一個太陽,結果是南極的冰塊全部融化,世界洋麵將要升高60米。你可以想象一下,海平麵上漲60米的可怕後果,上漲的海水將淹沒多少陸地呀!到那個時候,全世界大多數平原,以及全部的海港碼頭,都將沉於海底,12億至30億人的生存地將被海水淹沒!那將多麼可怕!

也許到那時,你就會說,還是讓南極冷一些吧,讓那些冰好好兒地在南極待著吧。

那讓冬天暖和一點兒又怎麼樣呢?

氣象科學家說了,如果冬天氣溫偏高,細菌和病毒會感到很舒服,它們會加快繁殖,對我們的威脅就大了。而且暖冬會使空氣幹燥。導致人們咽喉疼痛、口幹舌燥、皮膚瘙瘁等,會降低呼吸係統的防疫功能,這樣我們就會更容易得病。

冬天暖和一些,更高興的還有害蟲,較高的氣溫,使蟲卵能夠更容易越冬生存,並在春天大量繁殖,從而造成大麵積蟲災;在暖冬過後的春天,3月末至4月初時,正是農作物出苗期、小麥拔節孕穩期和果樹花期,暖冬使農作物旺長,生長發育提前,抗寒能力降低,一旦出現“倒春寒”現象,將會產生很大危害,嚴重的還,會影響全年的農業收成,造成糧食大幅度減產。

看來冬天暖和一點兒也不是什麼好事。

當然。我們不能去“播種太陽”啦,如果你還有這種理想,隻能說明你的理想“太崇高”啦,“崇高”得人們都不認同。

雖然我們現在放棄了“種太陽”的理想。但我們卻真的遇到了南極的冰在融化,冬天越來越溫暖所帶來的問題。因為近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們居住的地球的平均氣溫一直在升高,雖然升高的進程看起來是那麼緩慢,一點點的,如蝸牛爬升,但它所帶來的危險也跟隨著一步步逼近。許多危險我們已經感受到了。

科學家馬克·林納斯為我們描述了“當地球變得越來越溫暖”帶來的可怕的景象:

——如果氣溫上升1℃,帶來的後果還有好有壞。

好消息是地球上最熱最幹燥的撒哈拉大沙漠可能會變得濕潤起來,重現6000年前岩畫中大象、水牛和野羊在肥美的草原上巡遊的美麗景象。

壞消息是美國的“大糧倉”內布拉斯加州,現在肥美的草原將變回6000多年前寸草不生的大漠;有很多漂亮的冰雪景色我們再也看不到,11000年來乞力馬紮羅山一直戴著的雪白冰帽將不複存在,使得整個非洲大陸成了真正的無冰世界,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冰雪將全部融化;最壞的消息是美麗的熱帶珊瑚會死去,“尼莫”小醜魚們快樂的海底家園變成死寂的世界……

——如果氣溫上升2℃,可怕的危險會來到我們的身邊。

夏天會無比的可怕,會有很多人會因為受不了這種酷熱而死去;靠近北極的格陵蘭島的冰蓋將徹底融化,從而使得全球海洋的水平麵上升7米,許多海洋中的小島被淹沒,海濱城市被水災襲擊;全球的山脈都會受影響。大山脈上的冰架全部消失,河流失去了水源而幹涸;熱帶地區的食物將會大受影響。三分之一的動植物種群因為天氣的變化而滅絕。

——如果氣溫上升3℃,也許這是我們所能承受的極限。

氣溫上升3℃的災難核心將是南美洲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由於氣溫的上升,今天仍占地100萬平方公裏的熱帶雨林將頻頻遭遇火災。根據計算機模擬結果,幹旱將使得亞馬孫熱帶南林無力防火,一個小小的雷擊都有可能引發熱帶雨林大火,最終燒毀整個熱帶雨林。一旦樹林消失了,亞馬孫林地上取而代之的將是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