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可能什麼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假如納米機器人忘記了停止複製自己,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如果沒有一些事先製定好的停止信號,這些納米機器人就會無休無止,不停的複製,後果將會是無法預料的。一個發瘋的、正在製造食物的納米機器人能夠把整個地球生物圈,在很短時間裏變成一塊巨大的奶酪。
納米技術的未來
納米技術學家們並沒有回避危險,但是他們相信他們能控製災難的發生。其中一個辦法是設計出一種軟件程序,使納米機器人在複製數代後自我摧毀;另一種辦法是設計出一種隻在特定條件下複製的機器人。例如:隻有在有毒化學物質,以較高濃度出現時,納米機器人才能進行自我複製,控製毒素蔓延;或者在一個事先設定好的溫度和濕度範圍內,機器人才能進行複製。
就像電腦病毒的傳播一樣,所有以上這些努力可能都無法阻止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去釋放某種納米機器人,作為傷害別人的武器。事實上,一些科學家曾經指出,納米技術可能帶來的危險要大於它的益處。然而,僅僅這些益處就已經太具有誘惑力了,納米技術必將超過電子計算機和基因製藥,而成為21世紀的技術發展方向。世界可能會需要一個納米技術免疫係統,在這個係統中,納米機器人警察會不斷地在微觀世界中,同那些不懷好意的納米機器人進行戰鬥。
不管怎樣,納米技術已經到來了!
氫燃料電池車
假如以後買一輛汽車,它使用的燃料不僅很便宜,而且還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排放的氣體裏沒有任何有害物質;排氣管裏排出的水甚至可以直接飲用……這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呀!
未來的新燃料
全球的環境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尋找一種既便宜又沒有汙染的能源,氫正是科學家們最看好的原料。最近,氫燃料電池動力係統的開發受到了上至各國政府機關,下到普通百姓的很大關注,被認為是21世紀的新能源典範。的確,氫燃料有很多讓人樂觀的特點:排放無汙染,能源效率高;相對於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而言,氫燃料的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另外,航天技術上的應用為汽車氫燃料的開發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目前,世界各國汽車廠商都在加緊研製以氫為能源的燃料電池車,這是迎接氫能時代到來的前奏曲,這不僅是現在的熱點,而且將會成為今後人類能源的永恒主題。中國科學家們也及時地抓住這一機會,以新能源、新動力燃料電池為突破點,分別在北京、上海等地研製開發氫燃料電池車。
你一定會問,用什麼方法才能得到這些氫原料呢?其實最容易和最幹淨的方式就是電解水:先把電極棒插入到水中,通電後,氫氣就會從電極棒的負極湧出,而正極則產生氧氣。不過目前電解水的經濟性和清潔性還有一定的局限,至少在當今大部分地區是如此。因此,在美國,現在每年提煉的900萬噸氫氣中,95%是用加熱法從甲烷中分離氫原子的,但這種方法同時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就像燒煤和其他碳氫化合物一樣。這也正是將來急需解決的首要技術問題。
氫燃料電池車的製造原理和優點
氫燃料電池車的工作過程不涉及燃燒,也沒有機械損耗。比起蒸汽機、內燃機等能量轉換效率高得多。一些汽車公司經過實驗得出結論:汽油車的工作效率從油箱到車輪為16%,而氫燃料電池車則為60%,效率提高將近四倍。另外,氫燃料電池車很少需要維修,因為氫氣裏沒有腐蝕性的雜質,也沒有碳阻塞燃燒室,沒必要老去修理廠保養和維修,又為車主節省了一大筆開支。
30年後,當我們購買一輛氫燃料電池車時,我們還會發現這種車沒有傳統的發動機、變速箱和機械傳動裝置,隻是在車身裏安裝了由氫燃料罐和電池組成的新型驅動裝置。4台發電機分別由電腦控製,驅動連接4個車輪。如果裝有衛星定位係統的話,駕駛起來會很方便,甚至在停車的時候,可以像螃蟹一樣橫行,隻需要很小的地方就能自如停放。由於氫燃料電池車的主要部件都在車身裏,到那時我們實際上就是買個車身而已,車主隻要換上自己喜歡的外殼,就能隨意組成各種各樣的車型,方便得就像換一件外衣一樣簡單。
另外,氫燃料車也比傳統的汽油車安全得多,即使在失火的情況下也便於逃生。汽油車如果發生事故或遇火,油箱就會發生爆炸,汽油產生的熱量和毒氣都會致人死命。而氫燃料車在猛烈的撞擊下,甚至儲存氫氣的罐子破裂都不會引起大火,如果撞擊後氫燃料外溢,它隻會蒸發到空氣中,不會產生任何汙染;它也絕不會爆炸(氫氣隻有與氧氣或空氣在密閉的空間裏混合後才會引起爆炸)。
一輛普通汽車的內部構造30年後的汽車市場
汽車巨頭戴姆勒一克萊斯勒公司已經宣布,他們將於2042年正式大量銷售以氫氣為動力的燃料電池汽車。該公司介紹說,他們的60輛“奔馳A級”氫燃料電池汽車正分別在美國、日本、德國和新加坡進行試驗,目前試驗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