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ufo(3)(1 / 3)

1990年5月9日至12日,在前蘇聯第聶伯羅彼得羅夫州馬格達林諾夫區的“無產者”集體農莊的田野上空,每天夜裏都有UFO出沒。研究人員發現,當UFO降臨這一地區上空或著陸時,高壓輸電網中的電壓就下降,電燈曾多次完全熄滅。次日淩晨,人們便在出現UFO的地方發現許多怪圈,其中一個直徑8米的怪圈就出現在一條高壓輸電線旁,在這個大怪圈的周圍還對稱地分布著4個小怪圈,它們與大怪圈相距9米遠。在大怪圈中還有4條清晰可辨的環狀帶。奇怪的是,在第一條和第三條環狀帶中,小麥呈順時針方向倒伏;在第四條環狀帶中,小麥呈逆時針方向倒伏;而在第二條環狀帶中,小麥則呈輻射狀倒伏;第三條環狀帶中的麥稈上部也呈輻射狀倒伏。烏克蘭飛碟研究者認為,第一條和第三條環狀帶是在UFO著陸時形成的,第二條和第四條環狀帶是在UFO飛高時形成的。

1989年秋,前蘇聯特異現象專家尼·諾夫戈羅多夫在托姆斯克州的草地上發現一係列怪圈。盡管草地上的植物在此之前就已變黃,但怪圈中倒伏的植物仍以其嫩綠色與背景中的黃色植物形成明顯反差。在其中一個怪圈中,形成一個由倒伏的高草組成的三角形痕帶。研究人員從當地了解到,在出現怪圈的草地上空,曾有幾個深紅色球形UFO懸停在空中。

多姿多彩的飛碟現象

飛碟的出現伴有許多人類可望而不可即的飛行特性和多姿多彩的現象,有時超出人類的想象,人類麵對飛碟,猶如未懂事的嬰兒看見飛機一樣有天大的疑問。它出現時有如下特點:

1.外形。猶如碟形、雪茄形、草帽形、球形、陀螺形、漏鬥形、三角形、紡錘形等等,其外形尺寸小者如乒乓球或指甲,大者(雪茄形)長達數千米。

2.高速。飛碟不僅可垂直升降、懸停或倒退,並伴有高難度的飛行特技,讓人眼花繚亂,還可作高速飛行,有的時速達24000公裏,有的甚至更高,這是現有的人造飛行器所望塵莫及的。

3.高機動性。能“直角”或“銳角”轉彎——反慣性。

當飛機在作高速飛行轉彎時,其巨大慣性使得飛行員頭暈目眩甚至喪失知覺,因此當代機動性能要求最高的格鬥戰鬥機(如美國F-16),即使是訓練有素的乘員,也隻能在短時間內隨最大的過載為8g,又因飛機本身的結構強度,也無法隨太大的過載(如F-6的設計最大允許過載為9g),否則飛機將散架!但據目擊觀察,飛碟卻可以在高速飛行時不減速作“直角”或“銳角”轉彎。這裏當然不是真的直角,否則轉彎半徑為R=0,則過載為無窮大,這將使任何飛行器及其乘員全都完蛋!當飛碟速度僅為V=372.65g,在如此巨大慣性力的作用下,飛碟的飛行照樣輕鬆自如,這是任何地球人和人造飛行器都絕對承受不了的!當它轉過來90°時,所需時間僅為0.14秒即在不到1秒的一瞬間內就完成了這一動作,這就在視覺上給人以“直角轉彎”的印象。而在現代即使是速度為2~2.5馬赫的高性能戰鬥機,在實際作戰中也隻能是在亞音速0.8~0.9馬赫時才能取得最大轉彎率為大約每秒13°,要轉過90°則需6.9秒(這是上述0.14秒時間的49倍)。由此可見,飛碟的機動靈活性是飛機所無法比擬的,再加上其速度遠大於飛機,這就難怪當有人想用飛機去跟蹤飛碟時,結果總是徒勞,卻往往反而被飛碟所跟蹤!

4.能時隱時現。隱形時有以下幾種情況:部分人能看見,而另一部分人可能看不見;人的肉眼能看見,而雷達卻偵測不出來;有時眼見它降落在某地,但走近時卻什麼也沒有。總之它想讓誰看誰才能看見,像不可知的幽靈出現在你的身邊。

5.發光。飛碟發光有單色不變光、多色隨變光、常態光、固體光(即光束能任意收縮或彎曲,甚至出現鋸齒狀),有的光束有透視能力(即照射物體後能使其變成透明),有的能將人吸入飛碟,有的能使人癱瘓或致殘,有的還能治愈頑疾。飛碟飛行或是停時帶有光暈或光環現象,而光暈或光環的特征是橘黃色、黃色、粉紅色、綠色等。有時顏色還會變化,UFO研究人士認為這與飛碟的動力原理(主要是磁動力)有關。飛行速度不同,周圍空氣電離的離子數和成分不同,顏色就不同。不同氣體分子被電離成不同離子,其顏色就不同。因此,根據顏色分析來揭示飛碟動力源和結構原理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