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如果給你這樣一個機會:進入一家世界著名老牌銀行工作,幾年後上司就提拔你當上了部門經理。你會怎麼樣?想想吧,你拿著好幾萬美元的高薪,年終還有不菲的獎金。是不是一定兢兢業業地工作,想盡一切辦法保住這份工作?可能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這樣,而正因為如此我們都幹不了大事。假如了解一下尼克·李森的故事,你就會知道什麼是膽大包天了。1995年,這位當時年僅28歲的年輕人,居然以普通交易員的身份搞垮了他的東家——赫赫有名的巴林銀行,而後者的總資產居然高達94億美元,所管理的資產更是高達460億美元。看來,這個李森真是瘋了。
不可思議指數:★★★★★
1.老牌銀行新來的年輕人
想當年,提起巴林銀行(Barings Bank),在西方金融界可謂聲名赫赫。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Francis Baring)在倫敦創建了巴林銀行。作為世界上首家“商業銀行”,它既為客戶提供資金和有關建議,自己也做買賣。由於經營靈活、富於創新,巴林銀行很快就在國際金融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業務範圍也相當廣泛。在早年的發展史上,這家銀行就因一係列大手筆而備受矚目。1803年,當美國決定從法國手中購買麵積達200多萬平方公裏的路易斯安那時,所需的資金就來自巴林銀行。1886年,當巴林銀行發行“吉尼士”證券時,立刻引發了申購狂潮,以至於不得不動用警力來維持秩序。到20世紀初,巴林銀行迎來了曆史上最輝煌的轉折——英國皇室成為其客戶。從此,雙方一直維持著密切的關係。為表彰巴林銀行的卓越貢獻,英國皇室曾先後授予巴林家族五個世襲的爵位。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擅長企業融資和投資管理的巴林銀行向海外發展,在新興市場開展廣泛的投資活動。僅1994年,它就先後在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等地開設辦事處,其業務網點主要在亞洲及拉美新興國家和地區。截至1993年底,巴林銀行的全部資產總額為59億英鎊,1994年稅前利潤高達15億美元;其核心資本在全球1000家大銀行中排名第489位,一度在全球範圍內掌控270多億英鎊的資產。不料天有不測風雲,正當巴林銀行處於鼎盛之際,卻在1995年陷入滅頂之災。而導致這一後果的,居然是一名年僅28歲的年輕交易員。
1989年7月10日,一位名叫尼克·李森( Nick Leeson)的年輕人來到巴林銀行工作。別看他年僅22歲,但已有相當的金融資曆了。在此之前,李森曾在大名鼎鼎的摩根斯坦利銀行清算部工作兩年。但他一直想到交易大廳中當交易員為銀行賺取利潤並取得豐厚的薪金,結果在摩根斯坦利沒能如願。1989年,李森從摩根斯坦利辭職,轉投巴林銀行,並繼續在期貨與期權部門作清算工作。9個月後,他爭取到了到印尼工作的機會,但巴林銀行在雅加達的業務非常混亂,有大量的票證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理,工作人員沒有辦公室,並將票證隨意堆放到地下室,虧空高達一億英鎊。尼克·李森便在這裏開始清理票證,為巴林銀行消除了一億英鎊的負債,並在此結識了他後來的妻子莉薩。
在雅加達獲得的成功,以及摩根斯坦利銀行對他的培訓使尼克·李森被視為期貨與期權結算方麵的專家,他也確實聰明而且善於邏輯推理。巴林銀行倫敦總部對李森在印尼的工作相當滿意,並承諾可以在海外給他安排一個合適的職務。1992年初,當巴林銀行在新加坡成立分行時,李森順利地成為新加坡分行期貨與期權交易部門的總經理。由於深受上司的賞識,李森的地位也節節上升,以至於被允許加入由18人組成的巴林銀行集團的全球衍生交易管理委員會。對於任何一名年僅二十多歲的年輕白領來說,這一切絕對是夢寐以求的。然而沒過幾年,這名原本前程美好的年輕人卻製造了一起驚天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