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井然有序的大家庭——太陽係(1)(2 / 3)

水星雖然名為“水星”,其實上麵完全是一個幹枯寂涼的世界,連一滴水也沒有。這是因為水星離太陽近,白天經太陽暴曬後,表麵溫度可達500攝氏度以上;夜晚,熱量很快散失,表麵溫度降到零下170攝氏度左右,晝夜溫差竟達600多攝氏度。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可能有水的存在,更難以找到生命的蹤跡。水星表麵的空氣也非常稀薄,大氣壓力隻有地球的五千億分之一。可以想象,這是一個多麼荒涼的星球!

從地球上看水星,它略帶紅色,雖比金星等要暗些,但在星空中還算是一顆亮星。由於離太陽最近,明亮的陽光常常淹沒水星的身影,所以肉眼很難看到。水星表麵布滿大大小小的環形山、平原和盆地,地形、地貌與月球十分相似。

太陽係最大的行星

木星看上去比較昏暗,不如金星明亮,這是由於它離地球遠的緣故。其實,木星在八大行星中是最大的,把太陽係所有的行星和衛星加在一起也沒有木星大,木星的體“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木星積相當於1300多個地球,重量是地球的318倍,繞太陽公轉一周幾乎需要12年時間。木星自轉的速度卻很快,大約9小時50分轉一圈。由於木星內部存有大量的能量並不斷向外散發,形成了獨特的快速大氣環流,所以從地球上觀察可看到木星表麵有一些各種色調的斑點,並且在南半球有一個著名的橢圓形大紅斑,這正是大氣環流過程中形成的大氣漩渦。木星的表麵有一層1000千米厚的大氣層,主要成分是氫和氮。由於離太陽較遠,木星表溫度隻有零下140攝氏度,在這樣的空氣、溫度條件下,加上沒有水,木星上沒有生物存活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木星有很強的無線電輻射,磁場強度為地球的10倍,是目前發現的天空中最強的輻射電源。尤為奇特的是,木星周圍有大小16個衛星環繞,小的直徑8千米,大的直徑5200多千米。旋繞的速度也不同,最快的11小時53分一周,最慢的旋繞木星一周需要758天。“天空中的小地球”

用“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火星火星是地球的近鄰。如果說金星是我們的左鄰,火星便是我們的右舍了。它在地球的外側,比地球大半倍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其外表呈火紅色,是星空中最吸引入的繁星之一。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它緩慢地穿行在眾星之間,如火的熒光時有強弱變化,並且穿行方向、亮度的變化好像沒有規律,所以古時候歐洲人把它當做“戰神星”,認為它象征著戰爭和災難,中國人稱它為“熒惑星”,認為是不吉祥的星。

火星與地球相比,有許多相似的地方。火星上既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也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它的一年相當於地球上的687天,每一個季節約為172天。自轉周期與地球相近,為24小時37分。火星上看太陽也是東升西落,並且和地球有月球環繞一樣。火星有兩顆衛星,但是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它的直徑相當於地球的半徑,體積隻有地球的15%,質量也隻有地球質量的11%,因此天文學家常把火星稱為“天空中的小地球”。火星晝夜溫差較大。白天時最高達28攝氏度,夜間下降到零下132攝氏度左右,沒有生命物質在火星上生存,更沒有人類,人們長期想象中的“火星人”、“火星鼠”僅僅是一種想象而已。

火星的衛星

火星有兩顆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火衛一離火星中心約9370千米,公轉周期為7小時59分,比火星自轉快得多。火衛二離火星約23500千米,周期為30小時18分。火衛一和火衛二的形狀都很不規則,火衛一表麵參差不平,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隕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