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3)

形勢至此,連牛代棠、候育江等也看出這一戰韓山勝局已定了。

宣習瑞攻出第一掌起,兩人紛紛密密拚戰至此,也已鬥了四五百招。處此難再逆轉的戰況之中宣習瑞漸漸心灰意懶,這份心情自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他的出手。韓山接連數劍攻來,一度使他陷入險境之中,差點兒便遭落敗。在這惹人提心至喉的緊要關頭,宣習瑞將心一橫,於瞬息之間忽然收手一下凝身立定。

在這種情況下這樣做實無異於自殺,廳中人還未反應過來時,場內的劍光跟著倏地消失不見,韓山亦身如峙嶽地立於當場,手臂平伸,長劍正對準了宣習瑞胸膛,劍尖已然刺透衣裳,幾乎貼住了其肌膚,但從不見鮮血流出的情形可知韓山並未傷及宣習瑞一絲一毫。

人人已都知韓山武藝高強,不過就如此戰開始韓山毫無征兆地還手一樣,現下他能在這種沒有任何跡象顯示的狀況下及時收手,反應之快,變化之急,別說揚州,就整個江湖而言,也實是少有人可比了。

見這一戰平推而進,由初時的不分軒輊到韓山占盡上風,掌握全局,並且毫無懸念地取勝,哪怕是宣習瑞自知不敵先行停手也罷,廳中人或者鬆了一口氣,或者對這並無意外的過程稍顯失望,不論反應如何,卻都一致認定了這正是最完美的結局!

以身試法者,最終落入了法網,為正義所伏,稱此為完美的結局乃是理所當然。

宣習瑞麵色平淡,望著韓山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道:“韓少俠智慧過人,武藝高強,敗在你的手上,我心服口服!”

他所言的敗在韓山手上,除了這一戰外,自也包含了所設此劫案為韓山查破之事。葉律為和孫泰年也都在查此劫案,所以他們亦算是宣習瑞的對手,但這場多方交手,韓山、葉律為、孫泰年在明、宣習瑞在暗的鬥爭中,真正大獲全勝的,卻隻有韓山一人。

韓山從宣習瑞的言語及神態中感覺出了一些東西,就在這時,宣習瑞忽抬起雙臂用兩隻手一起抓住了韓山指於他胸前的劍鋒。廳中人“唔”地一聲驚呼,便見宣習瑞身子一衝,一下挺身撞上,“噗”地已使韓山長劍洞穿了他的胸膛!

這是個並不算少見的結果。宣習瑞和很多劣行敗露後的人一樣,不待法律對他進行審判,先行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韓山雖了預先察覺出了什麼,不過他並未阻止宣習瑞是因為宣習瑞這樣做肯定已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那就以此來為他保留些許顏麵吧。反正阻止了他自殺,也改變不了他最終必死的結局。

宣習瑞又撤身從韓山劍上退出,踉踉蹌蹌地轉過身去,望著葉夫人道:“我自知……罪孽深重,但……此事隻我和……翔兒為之,不關……他人的事,誠兒……他們母子……麻煩你……多為照顧……”

這也算是一個臨死之人最後的請求,隻是宣習瑞如此謀害葉夫人等,葉夫人會不會答應呢?

在眾人的注視下,葉夫人起身緩步向宣習瑞行去。葉如詩怕宣習瑞臨死反噬,攔住道:“娘!”

葉夫人推開葉如詩,走到宣習瑞麵前,盯了其半晌,道:“不論你犯下什麼樣的罪惡,現在既已知錯,有一點你可以放心,誠兒和畫兒的親事並不會改變,我會親自為他們完婚!”

宣習瑞麵顯感激之色,道:“那我就……死而無憾了。”說吧,吐出了最後一口氣,仰身向後跌倒於地,麵色平靜,就此瞑目而逝。

其實人活著又是為了什麼呢?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追求和渴望,但如果克製不了心中那份的**而任之無休無止地蔓生,誰又敢保證自己不會走上邪路呢?宣習瑞若能換一種方式來對待生活中出現的困難,待日後宣誠和葉若畫成親後,葉夫人隻此二女,陪嫁肯定不會少,這豈非也算做和他設此劫案的目的殊途同歸,擁有了一大筆財富?那麼他來揚州這數十年的努力並未白費,以前的簡鼎石已經成為過去,決不會有人再提起,他依然是眾人心目中古道熱腸、多行善事的宣員外,又怎會落得這般下場?

韓山想,假如人人都能如我,為生活中已有的幸福而知足,他自然就會擁有更多的幸福和快樂。知足常樂或許不是體現快樂永恒的一種最好的方式,但絕對是最好方式中的一種!

等宣習瑞的屍身移走,廳中殘局收拾已定,眾人又皆落座後,葉夫人向韓山道:“此番葉府能得保全,多虧了貴兄弟的努力相幫。對於你們此份大恩,愚婦不多言謝。韓少俠若有什麼需求,隻管講出來,隻要愚婦能做到的,決不敢稍有推辭!”

韓山即站起道:“其實在下還真有一個請求。”

葉夫人道:“韓少俠請講。”

韓山走至廳心,看了站於葉夫人身後的葉如詩一眼,忽彎膝朝葉夫人跪倒在地。

除了李永軍兄弟外,吳知府、牛代棠等不明就裏者皆不懂韓山如何會突向葉夫人行此大禮,葉夫人忙起身道:“韓少俠有話請講,不必如此。”

韓山朗聲道:“在下希望夫人能將二小姐許與在下為妻。韓山此心,天日可鑒!還望夫人成全。”

聞言葉如詩一下呆住,根本就想不到韓山竟會在這一刻口出求親之言。吳知府,牛代棠等還奇怪韓山下跪之舉,現下明白之後一個個不由都是一樂,雖還不了解韓山是如何看上葉如詩的,卻都在剛剛破案爭持那種緊張詭秘的氣氛中首次因此而感到心頭一鬆,均覺這不管怎麼說都是一樁好事,韓山和葉如詩郎才女貌,也算是天造地設的一雙了。

葉夫人反應過來後不禁溫然一笑,又緩緩在椅上坐下,望了韓山半晌,道:“能得韓少俠此等少年為婿,也是愚婦之福,好!愚婦答應了!”

韓山大喜,道:“多謝夫人玉成,請受韓山三拜!”

這一次葉夫人並未推辭,坐於椅上受了韓山這三拜。這一來,韓山和葉如詩的親事,已算是成了定局。

李永軍、王會誌等一個個擠眉弄眼,竊笑不已。吳知府、牛代棠等在韓山站起後,一個個都走上前去一一道賀,韓山喜難自禁,分別抱拳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