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轉變(2)(1 / 3)

自打結識了這幾個地痞,董存忠逃學就更勤了。學校老師實在沒法子,便告之董家夫婦。鄉下地方,原本就對學習這種事算不上多重視,再說董存忠學習成績一向平常,考大學恐怕也沒什麼希望,就算考的上,以家裏這種情況,也多半供他不起,倒不如練拳練壯了身子,以後幹些農活也就是了。

董家夫婦打定這主意,自然也對老師的擔憂不怎麼上心,隻是歉聲連連,請老師多多擔待,讓他拿個初中畢業證,好歹多識上幾個字,會算些簡單數學。

這老師心地極好,況且鄉裏就這一所學校,平時和眾家長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硬著心腸讓他退學,也真拉不下這張臉來。再者董存忠平時在學校裏老實巴交,也沒惹過什麼禍事,實是規矩到極點的一個孩子,隻找個機會勸了他幾句也就罷了。

董存忠挨一次說,老實幾天,就又坐不住了,如此反複之次,老師也實在沒了耐心,索性聽之任之了。

轉眼初中畢業,董存忠聽說不必繼續上學了,正遂了他願,成天大清早就往鎮上跑,晚上才回,竟是連上山練功也不大放在心上了。

董家夫婦雖然有心讓他回家幫忙務農,但轉念一想,他年紀小貪玩,再說自己兩口子身子還硬朗,也不一定非要孩子陪著受罪,讓他玩上幾年再幹活不遲,因此也不加阻攔。

此時董存忠和鎮上的一幫地痞早已打的火熱,好在他此時尚有些理智,感覺他們做的事並非電視上的俠客所為,是以搶劫敲詐的事絕不參與,隻是跟著他們混吃混喝,偶爾幫著打打架,也是其樂無窮。

這班地痞一來有些怕他,二來相處時間長了,也當真生出些友誼,所以也不多計較,美其名曰:有福同享。

如此景況持續了足有半年,後來小鎮上開了一家錄像廳,他們幾人百無聊賴,自然是錄像廳的常客,看的錄像越多,便深覺外麵的世界廣闊精彩,遠比這小小鎮子好玩的多了。隻不過其他人不過是想過就忘,董存忠卻是真正動了念頭。

時間一長,董存忠心中出外闖蕩的念頭便越來越難以抑製,再者感覺自己本事學成,不到外麵大展拳腳,豈不是太可惜了些?終於找了個機會和父母攤牌。

原本董家夫婦極為反對,一來家裏並沒有多少積蓄由得他去揮霍,二來外麵世界雖大但處處危險,哪會願意讓孩子出去受苦。但再後來一想,董存忠這孩子自小就甚為倔強執著,自己不答應,恐怕他也會偷跑,與其身無分文的闖蕩,那倒不如索性橫下心來答應。

如此吵鬧了幾天,董家夫婦雖然極是不舍,最後還是答應下來,傾全家所有為他準備了路費盤纏。

一班地痞聽說他要出門,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倒也真可算是仁至義盡了。那個和村長沾親的小子更是聯係了自己一個親戚,據說在南方某大城市裏工作。

董存忠出發前還是上了趟山,同師父辭別。在他心目中,碧靈子對自己幾有再造之恩,對師父的崇敬感激之情,這麼多年倒真不敢失了半點。

碧靈子此時已經接任掌教之職,因此也真抽不出多少時間下山去見他,但對這個孩子卻著實牽掛。聽得他要出門見見世麵,忍不住連連叮囑,生怕他在外麵吃了虧。甚至還拿出些錢來叫他留著用。

在山上呆了幾天之後,董存忠回家告別父母和眾朋友,便搭火車南下。他雖年紀還小,但也不是全無腦子,知道最好先有人照應,等把外麵的世界摸索的差不多了再自己闖蕩也不遲,至於說結果如何,他倒毫不在意,隻覺得心潮澎湃滿腔豪情,以自己的功夫,哪兒有不成功之理?

兩天後,火車到達目的地,南方沿海的一座現代化大城市。這裏是整個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發展最為迅速,也是中國和西方文化交彙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