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藝術展覽大廳。
一幅名為《別喝咖啡》的水彩畫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
“你們說,畫中的女人嘴角邊掛者淡淡的微笑,眼裏卻噙著遊離的憂傷,是不是?”一位帶眼鏡的男人說。
“沒錯,你看她端起的那杯咖啡褐色的紋路一圈一圈的,可能是她的手在顫抖吧!”人群裏的一個女人附和道。
這時,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立即搶著說:“不,不對。不是手在顫抖,是那位姐姐(畫中的年輕女人)的眼淚落在咖啡杯裏了。”
人群裏即刻爆發出騷動,為剛才那個男孩的語出驚人。
男孩由一位中年男子抱著,站在人群後麵。不少人回頭瞧著那個男孩,小男孩傻傻地笑著,用手搔著腦袋瓜。中年男子對那不斷投來的目光總是投以歉意的笑,而笑中隱約帶著自豪之感。
在意外的騷動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又重新集中在那幅畫上。
中年男子這才嘖嘖地對男孩說:“小鬼頭!”並騰出右手在男孩的腦門上輕叩了一下。
“好奇怪啊,那女人對麵也放著一杯咖啡,卻沒有人。那是為誰準備的?”一個穿絳紅色的胖胖的女子饒有興趣地發問。
“大概是她的男朋友,有事沒來,所以她傷心了。”
“不,應該是來了又走了。”
“說不定她不是在等人,而是在紀念誰呢?說不定她對麵的那杯咖啡是為一個女孩子準備的呢。”
……
人群議論紛紛。
而站在最前麵的一位一身天藍色鑲花長裙的女人,三十多歲,卻始終一言不發。披肩的長發靜靜地伏在腦後。因為她所站的位置,人們都不能注意她的表情。即使有疑惑的目光投在她的身後,但很快又消失,或許在靜默之中,人之間達成的某一種理解。
她的目光在畫麵和畫右下角的署名上徘徊。那咖啡,黑色的,灰暗的,泛著黑褐的光,特容易讓人聯想到中藥的顏色,還有中藥的味道。最後,她的目光定格在右下角的署名上。她的表情越來越淒哀,就像被什麼撥動了她脆弱的神經,是那個名字嗎?還是由名字牽連的故事?她如同陷進了另一個季節,像極了落葉蕭蕭的枯秋。終於,她肩後的頭發不再安靜……
“媽媽!”方才那個“名噪一時”的男孩看見那個藍色長裙的女人疾步出來,高興地叫道。
就在這時,許多人才發現藍裙女人的樣貌——一張漂亮精致的臉。不錯,她很美麗,年過三十,但單看她的臉相,卻依舊年輕,唯一讓人感覺她真實年齡的是她的那雙眼睛,光澤依舊卻掩飾不住的滄桑。
女人走到中年男子的跟前,頭微微低著。
“怎麼了,你?”中年男子注意到了那雙濕潤的眼睛和哀婉的表情,無盡溫柔無盡關切地問。
“沒事,沒事……”女人連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