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告訴我們:“理解未來電視的關鍵,是不再把電視當電視看待……6點鍾的晚間新聞不僅能在你需要的時候傳送給你,而且也能專門為你編輯,並且讓你隨意獲取。如果你想在晚上8點17分收看漢弗萊鮑嘉的老電影,電話公司通過雙絞線,就可以提供你想要的節目。最終,當你觀賞棒球比賽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從球場觀眾席中的任何一個位置甚至從棒球拋出的角度來欣賞。……大多數電視節目,除了體育賽事和選舉結果之外,都不需要實時播出,這一點對數字電視舉足輕重,但是卻為大多數人所忽略。這意味著,我們收看大多數電視節目時,就好像把資料下載到電腦中一樣,收看的方式不受比特轉換速度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一旦比特已輸入機器中,你不需要依照比特在傳輸時的順序來觀看節目。突然之間,電視變成了一種可以隨時獲取的媒體,更像一本書或一張報紙,可以瀏覽,可以調整,不再局限於某一時間或日期,也不受傳送耗時的限製。”

電子報刊

電子報刊與傳統報刊相比,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動態性,電子報刊的內容都可以更新,讀者可以看到最新的消息。電子報刊還可以節約利用地球上日益減少的樹木製成的紙張,節約排版過程中的人力和物力。報刊的內容也可以用超文本的方式處理。電子報刊還能充分發揮網絡的交互性,每一位讀者都可以利用電子郵件參與評論與投稿,密切媒體與讀者的關係。

人民網主頁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及其起源

所謂電子商務,就是利用高速網絡環境,授權用戶可以任意檢索聯網廠家的產品,在選中適當的產品後向生產廠家直接購買,並在測試滿意後由網絡經銀行直接轉賬付款;或在未選中合適產品時,通過網絡和自己認為合適的廠家進行交流,將自己的需求告訴生產廠家,並由廠家在要求的時間內加工生產後由網絡直接轉賬付款的商業方式。簡單地講,電子商務是指利用電子網絡進行的商務活動,它利用一種前所未有的網絡方式將顧客、銷售商、供貨商和雇員聯係在一起。

電子商務的概念最早於1994年10月出現在美國。1995年上半年,歐洲、日本也開始實施電子商務計劃。尤其是日本,僅1993年由政府補充預算撥款的經費就達到100億日元,加上民間投資,日本在電子商務方麵的投資可能超過500億日元。由此可見,電子商務在西方發達國家的重要性,電子商務已成為Internet最重要和最廣泛的應用。

電子商務的特點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業方式不同,其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企業不但可以通過網絡,直接接觸成千上萬的新用戶,和他們進行交易,從根本上精簡商業環節,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增加企業利潤,而且還能隨時與遍及各地的貿易夥伴進行交流合作,增強企業間的聯合,提高產品競爭力。電子商務與傳統商業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1)精減流通環節:電子商務不需要批發商、專賣店和商場,客戶通過網絡直接從廠家訂購產品。

(2)節省購物時間,增加客戶選擇餘地:電子商務通過網絡為各種消費需求提供廣泛的選擇餘地,可以使客戶足不出戶便能購買到滿意的商品。

(3)加速資金流通:電子商務中的資金周轉無需在銀行以外的客戶、批發商、商場等之間進行,而直接通過網絡在銀行內部賬戶上進行,大大加快了資金周轉速度,同時減少了商業糾紛。

(4)增強客戶和廠商的交流:客戶可以通過網絡說明自己的需求,訂購自己喜歡的產品,廠商則可以很快地了解用戶需求,避免生產上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