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即生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淡水年特使、沙特阿拉伯王子阿爾索德

我很榮幸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任命為國際淡水年特使,深感有責任喚起民眾對淡水資源的珍惜之情。隻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欣欣向榮。正如總幹事在國際淡水年發起儀式上的致辭中所倡議的:“為了世界和平、人類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讓我們攜手關注、珍惜和分享淡水資源。”

由於我本人來自沙特阿拉伯——一個沒有常年流淌的河流、小溪和湖泊、降雨稀少的沙漠王國,我非常清楚淡水的價值。不久前,我國的人民還習慣於傳統的生活方式,人們本能地適應水資源短缺的環境,不浪費水,有多少水,就隻用多少,城鎮才得以發展。但是今天,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和世界上許多地方一樣,沙特正經受著水資源短缺的嚴峻考驗。

人口增長、工農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使用水量不斷上升,已超過了我國有限水資源的負荷。是的,我們利用寶貴的地下水灌溉小麥、大麥、西紅柿和瓜果並養殖家禽,創造了沙漠繁榮,但這是以犧牲未來發展為代價的。我們的灌溉浪費水,排水設施嚴重不足,加劇了土壤鹽堿化,缺乏規劃和監測的泵站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有些地方的泉水因此幹涸。

聯合國世界水評估項目組在2003年3月公布的《世界水發展報告——水與人類和生命》中對上述問題給予了充分關注,強調了協調不同用水戶的用水需求的重要性。它還發出警告,如果現在不采取積極的行動,隨著很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越來越少,幾年後全球水危機將達到曆史高峰。

該報告標誌著聯合國23個機構和委員會第一次聯手,共同監測衛生、糧食、生態、城市、工業和能源等領域用水目標的進度,值得各國政府在製定本國水利工作計劃時參考。在共同應對水問題過程中,聯合國各機構展現了各自的專長。如在淡水領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尤其關注水質,與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開展全球環境監測係統建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突出強調和平、人類發展和安全。早在1975年,該組織就成立了國際水文計劃,為全球水資源評估和製定水管理方麵的倫理和社會經濟指導原則提供了技術支持。現在,它還強調教育、培訓和夥伴關係應為創造更美好、更安全的明天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每個人、每個社區和每個地區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盡綿薄之力。國際淡水年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使我們能夠共同采取行動。

我們阿拉伯語中有一俗語:“水即生命。”願我們每次打開水龍頭和喝水時都能想起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