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陸孝彭(1 / 2)

元帥的囑托

1958年的初秋,我國北方大城市沈陽一派繁忙景象。街上車水馬龍,工廠的大煙囪冒出滾滾的濃煙。一個喜訊在軍內及省、市機關內傳送:“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元帥來了!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也來了!”這消息令人興奮,使人鼓舞,這消息給北方機械重鎮沈陽增添了喜慶的色彩。

元帥的光臨自然會對遼寧和沈陽市的工作起到指導和推動作用。可是這次卻顯得不同,葉帥不僅帶來了空軍司令員,而且還帶來了全國幾乎所有的航空工業專家。從老帥那張堅毅而嚴肅的臉上人們可以猜想到這是一次多麼不同尋常的聚會。

葉副主席來到這裏確實是非同尋常的,他帶來了中央軍委的決定,我國要加強國防力量,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自己研究製造一種新型的噴氣式強擊機。當前,所有的空中強國都擁有這種武器。強擊機既有超音速的飛行速度,又有高效能的空戰、陸戰、海戰的戰鬥力,這對於年輕的中國空軍來講,無疑是至關緊要的。

20世紀50年代我國的航空曆史,在研製強擊機方麵幾乎是零。沒有圖紙,沒有零件,許多人連什麼是噴氣式飛機都沒有見過一眼。要設計和製造強擊機談何容易!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誰呢?

元帥、將軍、專家,都在苦苦地思索一個問題:人才,人才,人才……“他行不行?”坐在靠牆角沙發上的航空工業局副局長徐昌裕打破了寂靜。

“誰?”“他是誰?”大家不約而同地把頭轉向老徐,急切地問道。老徐目光凝視著大家,沉靜了一瞬間,平緩地說:“陸孝彭。”

陸孝彭這個名字對航空界來講並不陌生。他早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航空係,是班上的高材生。後來,他赴美國留學,曾在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公司工作,參與過艦載噴氣機FD2的設計。以後,他又在英國格羅斯特飛機公司擔任過一種亞音速戰鬥機的總體設計。單從他的工作背景來看,他可稱得上是一位絕好的人才。但老徐想的不僅是這些,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而這個原因則是相信陸孝彭一定能把強擊機研製成功的根本所在,那就是陸孝彭對祖國的愛。1949年,陸孝彭在海外聽到新中國誕生的消息時,他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他生在舊中國,目睹了反動政府的腐敗,空有一腔報國誌也無法改變祖國的命運。今天,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使那些海外遊子報國有門,他怎能不激動呢?他恨不得一步跨入祖國的大門。但是,被推翻了的國民黨反動派政府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們也在網羅人才。陸孝彭巧妙地躲過特務的尾隨,輾轉新加坡、韓國等地,曆盡千辛萬苦回到祖國的懷抱。

回國以後,陸孝彭將自己的才智都貢獻給了年輕的中國航空事業。1952年,他曾擔任“殲教-1”飛機的主管設計師,在同行們的通力協作下,我國第一架噴氣式教練機製造成功,陸孝彭也成了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的設計者。

“對,就是他!”與會者異口同聲,他們讚許老徐的眼光,會場上頓時活躍起來。

葉劍英同誌的辦公室裏,人們顯得格外興奮。陸孝彭這個名字的出現,使得將帥們忘掉了幾天來的疲勞。葉帥踱步走到窗前的辦公桌旁。轉過身來,堅定而有力地說:“陸孝彭這個人選很合適,我看就這麼定了吧。”顯然,他是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才下這個決心的。

不久,陸孝彭帶著元帥的囑托,帶著共和國的期望,從沈陽來到了南昌,擔任了“強-5”飛機的總設計師。

中國的“強-5”

陸孝彭來到南昌飛機製造公司,開始了“強-5”飛機的研製工作。

20世紀50年代我國的飛機製造業,仍是一個年輕的項目。要設計強擊機,一無圖紙,二無資料,唯一使陸孝彭感到欣慰的是設計室裏的年輕人。陸孝彭雖感困難重重,但多年來的科研實踐使他產生了一種習慣性的“抗難力”,即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攀登不上的山頭。更何況元帥的囑托時時地鞭策著他,激勵著他去克服一切困難,去爭取勝利。

陸孝彭夜以繼日地翻閱著世界各國的航空資料,他認為,隨著現代化防空體係的完備,強擊機應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夠從敵方的雷達盲區鑽過,迅速地接近攻擊目標,出其不意地對目標進行襲擊,這才是我們需要的強擊機!

為了完善他的設計雛形,陸孝彭把設計室裏的年輕人組織起來,他們從解剖“米格-19”噴氣式飛機入手,了解和熟悉噴氣式飛機的結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