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美國的“天然魔板”(1 / 1)

最令科學家為反常的地球重力表現傷透腦筋的地方,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克斯鎮郊外的一個“怪秘地帶”。從加州海濱城市舊金山驅車南行,大約2小時就可到達聖塔克斯小鎮,然後再行車5分鍾的光景,就會受到“怪秘地帶”的歡迎。

森林包圍在四周,在空地的木柵門上高掛著“怪秘地帶入口處”的牌子。進入這道門,就如同來到另外一個世界,兩位日本人踩著兩塊石板比個頭。這兩塊石板看起來很普通,每塊長約50厘米,寬約20厘米,彼此間距約40厘米;它們就擺在進門後不遠的地方。這是兩塊“天然魔術”板。

他倆站在魔板上,矮的變高了,而高的卻成了矮子。

矢追和大橋各選一塊石板站好,再相互交換站立的位置,就見身高僅1.64米的矢追倒顯得比身高1.80米的大橋還高大、魁梧得多。再來交換一次位置,大橋轉眼間特別高大起來,矢追一下子矮小得可憐。他們就這樣來回交換著位置,他們的身高也隨著來回變化著。

用卷尺測量一下身高吧,盡管表麵看來身高在變來變去,可用卷尺測得的數據依然是原來的身高,一點沒變。

矢追和大橋又認真用水平儀測量了石板,兩塊石板確實處在同一水平麵上。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遊人們可沒工夫去多想。秘密也許就在石板上吧。

離開石板,就要準備爬坡了。沿著一條坡度極大的坡道,遊人們朝“怪秘地帶”中心走去,沿途隻見周圍的樹木全都向一個方向傾斜著,好像剛剛遭受了強台風的襲擊,走著走著,有人發現看不到自己的腳尖了。

原來不知不覺當中,身子已經極度傾斜了,幾乎達到平行坡道的地步了。然而每個如此行走的遊人,卻都步履穩健,並不覺得有什麼別扭。

簡陋的建造年代不詳的小屋立在“怪秘地帶”的中心,由木板搭成的圍牆與木屋之間留出了供遊客逗留的空地。這裏的木屋的地在明顯地傾斜著,與樹木傾斜的方向一樣。

遊人們的身子依然無法挺直,全都不由自主地朝一個方向傾斜著身子。許多人側歪著身子,感覺似乎比平常還好受些。無法捉摸的引力改變了人們的行為。

當跨木屋時,要小心屋裏立刻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向你襲來,似乎要把你推到重力的中心點去。

敏捷的人雖然可以就近抓牢把手,與這股力量抗爭,但不出10分鍾,就會使你感到頭昏眼花,像暈船一般難受。

有時,好奇的遊客會伸出雙臂,向上用手抓住天花板的橫梁,你若站在一旁看去,就會發現那懸掛著的身子不同地匾垂直,而是傾斜到一邊。這不算什麼。

科學家已經驗證,這地方的任何懸掛物,都無法與地麵形成直角,總是呈現自然傾斜狀態。

在木屋裏,人們可以從木屋板壁接地邊沿踩上去,順著牆壁步步高升,如同在平地散步一般。

小木屋的怪事還有不少。那塊向外伸展的木板,它的外端明顯地向上傾斜。可當你把一隻高爾夫球放在木板頂端時,它並不會沿斜麵往下滾動,即使用手推動它,球兒也是被迫往下滾幾圈,然後再自動滾上來;當它順著木板頂端滾落時,你可不能在垂直方向去接它,因為它是不管什麼“自由落體”規律的,而是按著傾斜的方向掉下來。小木屋裏的“鍾擺”也夠古怪的。

一根懸掛在天花板橫梁上的鐵鏈,其下端係著一個直徑約25厘米、厚5厘米的圓盤狀物體,這就是供遊人們賞玩的“鍾擺”了。

當然,它懸掛的角度也是傾斜的。眼看它很沉重,當你從一個特定方向推動它時,隻要手指輕輕一點,它就會向前搖晃起來;但你若從相反方向來推它,它則紋絲不動,即使雙手運足力氣,也隻能移動分毫而已。按照常規來看,鍾擺被推動起來後,它會按一左一右、一右一左的規則擺,幅度由大而小,最後以垂直狀態靜止下來。

然而,小木屋的這個“鍾擺”卻很獨特。在它受到衝擊後,最初是按常規左右搖擺幾下,但隨後它就按圓圈的方向搖擺起來,一會兒朝左旋轉幾圈,一會兒朝右旋轉幾圈;每5~6秒鍾,就自動改變搖擺方向一次,間或前後搖擺或左右搖擺。如此周而複始,曆久不衰。聖塔克斯“怪秘地帶”發生的種種奇異現象,都是違反牛頓的重力定律的。

地球重力場在這個彈丸之地的突出的異樣存在,帶給現代科學的不僅僅是困惑;它為富於探索精神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認識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