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的一般都是帶著的菜幹、肉幹燉的吃食,主食一般都是發麵餅,偶爾能打獵,就算是改善生活了。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對惠兒的發麵餅感興趣,等到過了半個月吧!就連前麵魏國大商賈的商隊都會做發麵餅了。吃發麵餅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減輕腸胃的壓力。在戰國生活,最怕的就是你的腸胃不好,若是不好,肯定生病,惠兒也覺得,飲食的發展才是人類壽命增加的重要原因。
每下午,兩個孩子睡醒了之後,惠兒會準備正經的水果給他們吃,都是蘋果、橘子或者是剛下來的水蜜桃。這些東西都是惠兒在空間買的,出發之前放到他們坐的車後的大箱子裏,惠兒知道這樣肯定會讓水果有損傷,所以都是她親自去拿,實際上都是她從空間直接拿出來的,惠兒用刀子削皮,切成塊,混在一起給孩子們端過去,一人一碗,她也吃,也給熊氏,不過熊氏隻愛吃蘋果,對別的水果不怎麼感興趣。
連著趕了幾的路,這正好遇到下雨,春的雨又冷又潮濕,跟著的人都是紮帳篷,惠兒正好帶了不少的油氈,這是打算給自己家的房子和倉庫等地方準備的防雨設施,準備的不少,秋的時候還可以蓋在柴火堆上,這樣不耽誤用柴火。如今拿出來給他們當帳篷,當鋪地的防潮墊子,也正合適。不過惠兒也跟領隊了,用完了別忘記還給她。其實這油氈可是惠兒在空間買的。
這雨一下就是兩,這還沒停的意思呢!兩個隊伍都很無聊,前麵的隊伍已經過來找人聊了,而惠兒也連著兩給孩子們演奏各種樂曲,也是辛苦的很,不演奏樂曲了,就講故事,總之,比趕路的時候還要累。
不過漸漸的她還有了其他的聽眾,不得不,音樂不隻是無國界的,也是不分年代的,尤其是晚上惠兒會吹塤,一曲《故鄉原風景》可是讓許多人為之傾倒,也漸漸的有人開始詢問惠兒身邊的人,這曲子叫什麼名字。惠兒也沒什麼好隱瞞的,因為這曲子即使再好,也不可能流傳到後世。也就了。思鄉曲,對此時的人來,也是非常合心意的曲子。
這幾的飯菜可是考驗大家的耐性和容忍程度了,尤其是魏國人那邊,他們當然是習慣了吃好的,穿好的。環境也是最舒適的,再反觀他們這一隊,雖然已經是可以隱藏了他們母子是隊伍核心的事情,但還是能讓惠兒看到秦國人吃苦耐勞的精神的。沒有人抱怨,反倒是對此時還能吃得熱乎的食物很是開心,因為有了惠兒的油氈,他們在自己的帳篷裏也能生火做飯。
帶隊的人叫蒙章,高大魁梧,寡言少語,惠兒曾經打算從他的嘴裏套出他的主子到底是什麼身份,可是一直都沒有成功,所以到目前為止,惠兒依舊不知道趙梁的身份。不過惠兒到底是個心思豁達的人,既然沒機會認識,那就算了。
這個時候,即使是馬車,那也是最慢的,尤其是還沒有什麼官道的概念,前麵的魏國商隊是因為貨物多,走的慢,而他們則是因為兩個孩子太,擔心路上出問題,這才放慢了腳步,惠兒絕對相信,如果按照蒙章的想法走,他們現在估計早就到了秦國邊境了。
氣一點點的變暖了,惠兒也開始給孩子們換上夾襖,頭上的帽子也換了。不過帽子上還是有紗巾的,孩子太,擔心他們吃沙子。而惠兒自己,穿的是枚紅色的男裝,看著倒是很特別。
蒙章對這個女子從開始的輕視,到現在的認可,甚至是好感,這也是一個變化過程,他是從來都不把女人當回事的,但是即使是這樣的他,也不得不承認,這個白氏確實是一個很容易讓人生出好感的人,脾氣好性格好,而且特別的有耐性,和孩子有耐性,和他們這些粗人也禮數周到,很是細心。沒有恃寵而驕的意思,反而很關心大家。雖然知道,她因為自己的私心留下兩個弟弟,這讓蒙章很不滿,但是時間長了再一想,這何嚐不是她有情有義呢!隻是不知道這樣的好女人能不能有個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