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兒擔憂著寶貝女兒脾氣太壞沒有好姻緣,可是轉頭又發現,自己無論怎麼逗兒子,馬駒都不理會了,當她不存在一樣,這也太難搞了。一方麵欣喜自己的孩子夠聰明,另外一方麵更擔心將來這兩個孩子不聽話,誤入歧途,雖然兒孫自有兒孫福,但是在此時的惠兒看來,他們太弱了,他們太需要保護了,她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給他們,給他們造一個安全堡壘,能防核爆炸的那種。
本來惠兒以為,趙梁不會駁回自己的意見,但事實卻是,他派的人已經到了,這讓惠兒很是驚訝,晚上宋大娘到惠兒的屋裏和她話,一邊逗弄兩個精力旺盛的孩子,一邊和惠兒,
“我看這趙公子肯定不簡單,當初到咱們村裏,好像也沒自己的來曆,如今看這情況,怕是留不住兩個孩子啊!你要是也跟著孩子一起去,這要是有身份的人家,那日子過的咋樣不,就怕人家有正經主母,你給人家當,那日子,唉……”
惠兒想過這個問題,但是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她給了兩個孩子生命,並不求他們如何報答自己,如果真的能放心,她也不會死抓著孩子不放的。就如同,她有自己的路要走,不會因為孩子改變自己的心願,而同樣的,孩子們也不會願意讓她左右他們的人生。對宋大娘道,
“我知道,他肯定不叫什麼趙梁,也肯定是有背景的,但這和我關係不大,我回老家還過我的日子,至於孩子,他就算是想要,也不好讓孩子離開生母,他既然要孩子,就不會不顧及將來孩子問他關於生母的事。”
宋大娘還是很擔憂,道,“這麼可愛的孩子,你真舍得讓他們離開你?沒有親媽在的孩子,日子能過好嗎?”
惠兒笑著道,“有得有失,我想,事情也許不會那麼糟糕。”即使糟糕也沒關係,她到時候再想辦法就是。盡人事就好。
過了年,氣回暖,惠兒也趕緊給孩子換下羽絨襖褲,換上棉襖和棉褲,兩個孩子現在已經會許多話了,惠兒就教他們念詩,當然,不會是唐詩宋詞,而是詩經中的一些。然後就是帶著他們看圖冊,講故事。把孔融讓梨,講成‘有個孩子’讓梨。然後就是教兩個孩子用筷子和勺子,教他們講禮貌,和人問好,怎麼對待長輩和平輩,惠兒經常給兩個孩子演奏樂曲,惠兒覺得自己的孩子現在平和很多,和音樂有關係。
惠兒現在搜集了不少的羊毛,處理幹淨了,就開始給兩個孩子織毛衣,而兩個孩子穿上毛衣的時候,他們已經跑的很溜了,惠兒每跟著跑,又瘦了不少,不過卻意外的發現,自己個子長高了不少,她去年的時候曾經量過,剛到一米五六,體重大概也就100斤,算是比較豐潤的,可是今年她再量身高,發現已經到一米六了,喜大普奔,不過體重估計也沒有超過100斤,照顧兩個孩子,即使有幫手,那也是累的不行。
妞妞長得唇紅齒白,非常像自己,而馬駒長得有九分像趙梁,都孩子是不能偷著生的,這話果真沒錯,同母兄弟都達不到這麼多的相似度,也就隻有父子了。本來以為妞妞是脾氣大,如今看來,她真是誤會了,馬駒才是個脾氣大的,而且還特別的磨人,生氣了還不吃飯,果真是氣的狠了,惠兒馬上想到的不是孩子不吃飯會生病,而是擔心這麼就這麼大的氣性,將來可怎麼好,所以幹脆不理他。慢慢的,馬駒才和姐姐一樣,生氣了大吵大鬧,還摔東西,當然,還打人,這個毛病被惠兒餓了一,算是扭過來了。
兩個孩子最容易生氣的事情也不多,一是吃食上,二是出去曬太陽,惠兒不想他們挑食,所以即使孩子生氣不配合,惠兒也很堅持,而出去玩兒更是如此,太陽出來可以出去,但是氣還是早晚氣溫下降的,不能讓他們一直在外麵玩兒。
趙梁的人現在已經開始收拾行李,準備車馬了,惠兒心裏也明白,自己這絕對不可能拖太久了,也開始準備要離開的時候帶的東西。尤其是給孩子的,她不能不仔細一些。而且這一回去,有些東西就要暴露了,自己得好好想想,尤其是綢緞首飾鋪子掙了那麼多金,這個大家就算不知道實數,那也估計的差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