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兒這邊得了羊和雞蛋,回頭就讓兩個弟弟給村裏人分了一些出去,而四匹布料,惠兒則是選了玫紅色的給村裏幾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姑娘,給隔壁宋大爺家剪了灰色的。自己則是拿著剩下的灰色布料開始做棉被。薄的厚的做兩床,還有褥子。他們家倒是有冬天蓋的羊皮被子,但是這些卻不夠,還是有棉被舒服一些。
惠兒又拿著棉花做了幾個棉坎肩,讓兩個弟弟給那些沒有親人的孤寡老人送過去,還帶過去自己做好的肉餡包子。對於姐姐這種敗家行為,兩個弟弟都很是不滿,惠兒卻拉著他們說道,
“他們都是上過好多次戰場的老兵,打仗的事情門兒清,你們多去走動,送點東西,一是顯示咱們家有人情味,這二來也是讓你們多和他們說說話,了解點戰場上的東西,你當姐姐善心大發,誰都給嗎?”過去就給過不少,從來沒有落下這些孤寡老人,雖然是有些打算,但更多的還是憐憫。
不過這棉花此時還沒有種植的,上次惠兒已經看到了牧草的種子,相信其他種子也會很快出售的。這倒是不擔心了。
惠兒白天做棉衣,晚上時間就把家裏存的山果子和空間裏的蘋果、水晶梨都倒騰出來做果酒。上次本來想做,可惜沒有白糖了,隻能放到地窖了,隻是這個地窖實在是太小了,想著村裏人反正沒事,她出飯,讓村裏人幫著在院子中間挖一個深一點的地窖,或者存冰,或者存糧食都是好的。
挖地窖大概有幾個人就夠了,可是誰讓村裏人都欠惠兒的人情呢!所以就來了大大小小三十個人,還有女兒,惠兒讓他們幫忙做飯,自己上山去采藥,看看能不能順便打些肉吃。家禮的粗糧還有不少,還有麵粉,頭一天準備不足,所以女人們都回家了,讓惠兒看著很不好意思。雖然女人力氣小,可這也是人情啊!別人重男輕女,她可不是這樣。晚上發好了麵粉,第二天讓村裏的女人蒸饅頭就可以了。菜也好說,臘肉燉白菜。惠兒還請了村長幫忙買幾個大的陶甕回來,她打算釀酒的。這多少也是個進項。村裏其他人也想釀酒,可惜沒有那個手藝。再說了,就算是打聽的話,人家也未必告訴,好在惠兒是個大方的,到時候惠兒釀好了,他們出去給自家爺們兒買,也肯定是能便宜的。
惠兒上山,兩個弟弟在家繼續倒騰他們的木工,實際上這兩個家夥是想做弓箭,可惜的是,到現在為止,村裏的人也沒有真正的仿製出他們一樣的折疊弩來,當然,弓弩還是做出來了,做了三十多把,這東西好掌握,連女人和孩子都可以用,若是再有什麼盜匪逃兵啥的,絕對可以對付了。
這打獵就得當天回來,惠兒的運氣不錯,打到4隻野雞,2隻野兔,還采到不少蘑菇,打算今天都給燉了。可是到家裏之後,發現村長和族老都來了,惠兒趕緊放下東西去聽是怎麼回事。
原來村長和族老都是來看挖地窖挖出的水,越挖越多,這裏肯定不能挖地窖了,大家想著到什麼地方挖,而村長想在這裏挖井,他們這裏還是很缺水的。這說來也是奇怪,都是一個村子的,可能打水井打幾個洞都不成,卻有人一下子就成了,就比如惠兒家這裏的,還有,不同的井,水的味道也是不一樣的。反正現在一邊人說繼續挖地窖,畢竟人家本來就是要挖地窖的,可還有人說機會難得,挖水井,如此兩邊都無法說通。
惠兒這個時候才出聲道,“那就打井好了。我給工錢,萬一趕上幹旱,咱們村裏也不至於沒有水喝。”
有惠兒這話就好,不過村長說了,這是村裏的大事,工錢什麼的,就不用說了。如此,惠兒的地窖變成了村裏的公用井。挖井要許時日,還得用石頭壘起水井壁。既然是給村裏人用的,惠兒也不好把水晶圈在自己的院子裏,就把院子的籬笆往後挪,村長補償她,將她家屋後的大片空地給她了,惠兒趕緊讓人幫著紮籬笆,而這地窖還是得挖。
村裏的男人們都忙著挖水井,這可是大事,不僅怕幹旱的時候地裏沒有水澆灌,更擔心沒有水吃。不過男人們都忙,還有女人們,惠兒也不小氣,幫忙挖地窖的女人惠兒都提供一頓有人的飯。還有肉吃,吃不完可以帶回家。不過唯一的要求是這地窖要大,要深才行。惠兒不得不著急挖,因為很快就要上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