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吃什麼都是不差的,但是這樟子肉和這熊肉,都是富貴人家喜歡的,我看天色還早,不如村長帶著人,拉著車送到城裏去,若是遇到大戶人家收,可是能給不少錢,再說咱們今年的收成也不算豐收,買些糧食回來給村裏人分分,沒準能不餓死人。”
村長白老大本來想著送到族裏,可是惠兒說的對,還是換了糧食回來是正經。其實惠兒出言,也不過是讓所有人明白這一點,這是她白惠兒給大家的實惠。可不是村長的功勞。
惠兒回家就開始洗漱,心裏想著,等有時間讓人打個洗澡桶,家裏也沒有什麼櫃子箱子,是該打一些了。隻是在所有人都吃不飽的情況下如此行事,有點不好啊!本來打算睡一覺的,但是兩個弟弟說啥也不幹了,惠兒臨走前留下的飯菜他們早吃光了,這一次惠兒去了五天,他們最後兩天實在沒有吃的了,就自己做粥,可惜粥糊了,他們喝了兩天糊了的粥。
唉!這兩隻竟然不會做飯,煮個粥都能糊了,實在需要操練。不過還是起來了,畢竟她在山上晚上都在空間裏休息的很好的。當然,白天也是累的。這邊剛想給兩個弟弟擀麵條,和麵,找白菜和倉房裏的臘肉出來,有給家裏的雞喂了點糙米,然後燒水把雞收拾一下。這四隻雞就做了風幹雞好了。上次都沒有吃到嘴裏。
惠兒這邊剛做好了飯,和兩個弟弟吃完了飯,去賣熊和香獐子的人也回來了,村裏每家都分到一小袋子米,足有30多斤,這些糧食加上一點野菜什麼的,足夠一家四口吃上兩個月的。當然,若是緊吧點用,能堅持四個月。而惠兒這裏也分到了米,還多了一袋子麵和一大塊的豬肉,身後跟來的媳婦還抱著白菜。
村子媳婦對惠兒說,這些麵和肉、菜,是打算讓惠兒做好餃子給村裏人一家分一碗的,另外還多給了她200錢,這對於惠兒來說也沒什麼,也就答應了,東西也不好隔夜,領著幾個媳婦就開始幹了起來,家裏有醬油,調味也算不錯了,因為有人,也就沒有放五香粉,而是放了大料粉。味道也不會差的。有人幫忙就是好,人多好幹活,就是擀麵杖沒有了,又得找了男人去尋幾根來,打磨光亮了,洗幹淨了才來擀麵皮。
一開始大家都不會包,惠兒跟著指導,和麵的時候放了點鹽水,本來可以放鹽的,但是現在的鹽可是不好。雜質多。等到包餃子的時候惠兒再一次提醒大家,餃子餡兒不能露出了,不然餃子破了就不好吃了。這年月糧食如此緊張,誰也不敢浪費,雖然形狀差了些,但是不破就好啊!
不管怎麼說,也是多給了200錢的,所以惠兒出了油、蔥花、調料。不過惠兒還是覺得挺吃虧的,下次就要好好想想了。不過這頓餃子可是村裏人高興的不行,家裏有老人的就能多分幾個,其他人家過去沒有嚐過的,也都美的不行,惠兒提了一句,這是北邊的人過年吃的東西,女人們都很是高興,說等過年了,自己家說什麼也要這樣做一頓。
因為麵和餡兒都不夠多,真正吃個肚兒圓的也就是他們家的兩個弟弟了。不過村長媳婦她們的嘴裏,惠兒也聽說了,馬上就要收秋了。大家都要掉寫肉,若是那股時候能有點葷腥就好了。
第二天,惠兒就開始做風幹雞了,藥材也都晾上了,家裏的柴火不少,又有火炕,上次兩個弟弟在家裏燒炕,屋裏就熱的不行,村裏好多人家都說了,等忙完了秋收,也要這樣盤個火炕呢!
趁著秋收還沒有開始,惠兒就帶著從集市上買來的麻布到隔壁宋大娘家去請教裁剪衣服的事情。自己和兩個弟弟都長高了不少,衣服肯定是不能穿了,這邊的人過冬都是穿羊皮衣服禦寒,不過惠兒今年有棉衣,倒是不怕。把棉衣穿在裏麵,外麵穿羊皮衣服就成了。
惠兒學了怎樣做上衣,做褲子倒是沒有跟著學,那麼大的緬襠褲不僅耗費布料,而且也窩囊,不好看。當然,這個時節大家都穿連襠褲了,不然可是受不住那過堂風。裁剪好了自己和弟弟的衣服,惠兒就回家做針線了,把空間裏的素縐緞拿出來給自己做衣服裏子,又拿出過去留下來的普通棉布裁剪了大一些尺寸的衣褲。頭一套是做薄麵衣服的,後一套是做厚棉衣服的。還有給自己和兩個弟弟的棉襪也蓋做起來了。惠兒剛做完了薄棉衣服,秋收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