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包括勤務官之類的在內,所有可能存在的第三者眼線,讓空間盡可能形成密室。這是讓雙方能最快進入主題的最好辦法。我官階的晉升,很可能就跟這次的軍事部署有關。但是,如果參與實戰的話,不曉得軍部那幫大佬們是不是知道,剛完成編製的部隊和能作戰的部隊,完全是兩碼事。
“中將大人。請問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東部戰線按照之前的劃分,一向是由101大隊負責的。而且,隸屬參謀本部的102大隊,按照原定計劃,也是在完成作為戰部隊的初期編製之後,才會被部署到前線的。再者,按照戰局的動向,應該會被部署到南部的紐茵蘭才對。
畢竟,現在已經屬於帝國紐茵蘭是座中型的港口城市。在拿下紐茵蘭後,帝國最需要提防的是不列顛尼亞。
不列顛尼亞有整個艾澤拉大陸,最強的遠洋艦隊。這對於目前的帝國來說,是個不小的麻煩。而且,不列顛尼亞和原來的紐茵蘭王國是有聯姻的。帝國不可能不提防,不列顛的報複行動。但是,我收到的卻是即時前往東線的牟蘭地區的移動命令。
按照以往的慣例,部隊完成常規編製是會給予半年以上的時間的。這麼著急的把還在磨合期的訓練生送上戰場,我實在是想不明白。東線到底是出什麼大事情了。
“人數已經達到五十三人。參謀本部認為這已經算是完成編製了。”
“是的,編製是完成了。但是,部隊的構建也沒有完成啊。”
事實上,部隊編製的完成和部隊構建的完成,是兩碼事。編製是指部隊應該有的各種職能單位。但是,想要作為戰力應用,還必須將每一個耽誤都徹底落實,建立起熟練的合作關係。不然,單憑幾個數字就能上戰場的話,跟一盤散沙沒什麼區別。
(想想二戰的塞班島戰役,美國曾這樣評價日軍。作戰能力強悍,但是缺乏相應的協同、組織能力。)
以這種事情作為本行的參謀蚌埠,應該很清楚這一點才對。
可即使是明確知曉這種常理的他門,也依舊不得不發出這種不合理的命令。就隻能說明,東部戰線發生了某種特別的狀況。
“兵員沒有問題,裝備也是優於101大隊的最新式。參謀本部對於閣下的本事,也給予可很高的評價。”
開什麼玩笑,如果隻是因為被人誇“你強大”之類的,就能在戰場上發揮他們所期待的效果。那還有,日複一日的訓練幹嘛?直接讓人誇就好了。
別說是聯合作戰,對指揮官的基本認同如何形成,單是應用教習課程一項,就夠我頭疼了。
“就算是編製、裝備、人員都沒有問題,士兵之間的相互配合也是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訓練磨合的。這是常識,中將大人。”
“這樣的問題,參謀本部相信,如果是安娜上尉的話,就一定有解決的辦法。”
因為是雷文中將,所以我一直克製不讓自己動怒。但是這種完全構不成理由的答案,還是讓我額頭的青筋暴起。
“如果隻是將下官作為單獨戰力投放戰場的話,倒是可行的。但是,以大隊規模進行運作,恕我無法做出相應的保證。”
將正在編製途中的部隊指揮官調離,是兵家大忌。因為知道他們不會單獨將我派過去,所以我才有如此態度強硬的發言。
“......少校,事實上因為多方麵的考慮,參謀本部不得不將102大隊派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