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在結尾發出的一些聲音。
可我要發出點什麼聲音呢?
這兩句話放在開頭放了一天。在這一天的其他時間,我上了個8小時的班兒。玩了一小會卡牌遊戲並卸載。自己煮麵並看視頻至夜幕降臨。然後,我再次打開電腦,望著武遂的天空以及遠方的不高的老小區發射過來的燈光,思考我要寫什麼作為尾聲。
抬頭看了下白色的房頂,但因為有燈我立馬又把頭垂了下來。還是看著窗外想吧,向右邊歪著頭向外能看到一個發射塔,塔尖之上是月亮。
和以前不一樣的場景。以上描寫是新住處的頭頂和窗外。我在一個多月前搬的,終於和過去告別了。
可我突然意識到,那些來自並不久遠的過去的文字,記錄的與現在發生的已經不一樣了。而這些時間帶來的變化,可能就是我可以發聲出來的了。
第一個變化。
十個故事,十萬字左右,我竟然寫了好長好長的時間。好像在這段時間裏凡凡又開始了一段新的戀情;好像在這段時間裏大俊的工作量越來越多,但所幸工資又上調了很多;好像在這段時間裏車晨走過了兩個省份,業績也比之前多了很多。而我,好像在這段時間裏,開始真正努力學習堅持,改掉拖延,好像做的事情也挺了不起的。
我在這段時間裏,是保持了一種比較自由的寫法,怎麼舒服就怎麼寫了,前後不一,用詞不確,風格多變的等等情況會是特別多,我自己也能讀出了。所以大俊說:“如果一直讀下去,會感覺前後不是一個人寫的。但正因為有這樣的感覺才說明你進步了,成長了,真正可以堅持下來了。我相信你隻要堅持下去,一定會寫出很多內容來的,畢竟這個城市每天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故事。”
正是這些各種各樣的故事拚湊出了十個故事。
第二個變化。
說到這十個故事,我就不得不提起已經失聯好久的“現實染歲月,白日夢一生”的白日夢工作室了。我在“毛蟲城堡”受到的刺激讓我意識到“白日夢工作室”除了一個名字外,並沒有實際的意義。這就像陽光下的泡沫,有那麼一個圓圓的泡泡,可能還要色彩,但是一觸就破。
這個念頭是不是破滅,可能我還要努努力,讓我徹底放棄。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當時的突發奇想,能夠堅持一陣子,必須要感謝他們和她們。
首先要感謝的是穎兒。因為她,才會有稻米美夢的故事。然後我才認識了浩子,瑋哥,落落,阿雪。因為她,周柏林才能知道我和凡凡這樣給錢就辦事的人,才會和周淩河在大草坪上過一夜。還是因為她,柯夕沐才會找到他的實驗成員,我們才會在夢境之中走一遭。
因為她讓我認識阿雪,我才會和馬曉暖重新見麵,勾起我的傷心往事,當然也有在野湖上的奇幻之旅。因為她讓我認識瑋哥,我才會去給瑋哥搬家,然後和瑋哥有那麼一場文化歡喜之旅。
十個故事裏五個都與她有關,而這五個四個和白日夢工作室有關。想到這裏,突然我的內心深處熱流湧動,溫暖全身,感動不已。如果我不記錄下這些故事,我可能會忽略穎兒的關鍵與重要,變得忘恩負義,狼心狗肺。所以,如果可能,我可以以身相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