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佛陀自述(上篇)(2 / 2)

但是,即便他醫術再高明,也沒辦法做到起死回生。在生存艱難的南荒,族人不但要適應惡劣的環境,躲避妖獸的襲擊,還要獵殺各種凶獸才能有食物存活下來。

他認識到,隻有讓族人變強,才能讓族人擺脫死亡的威脅。於是,他開始研究各類妖獸身體的構造,他想知道妖獸和人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妖獸天生比人強大。

他慢慢發現,大部分妖獸的身體跟人其實有很多相同之處。不過它們身上的血脈走向跟人不同,讓它們能吸收運用天地精華。他覺得,這就是它們強大的基本。

同時,他還發現族裏越是強大的戰士,他們的身體就跟妖獸越相似。因此,他覺得人的身體是可以改造的。

他耗費十幾年的時間,去尋找妖獸身上藏著的力量奧秘,終於自創了一套能改變人自身血脈運行的訣竅。他給它起名,叫《易脈訣》。但是,修煉此套訣竅要忍受血脈變遷的非人痛苦,絕非常人可修煉。

李天賜看到這裏,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難道這裏說的《易經訣》就是自己修煉的《閻羅易經訣》嗎?他迫不及待地繼續看下去。

地聽狂熱於追求強大,依舊覺得修煉過程痛苦不堪,但他忍受堅持了下來。漸漸地,他感覺自己能和那些妖獸一般,吸納天地日月精華,感覺自己一天天變得強大。

終於有一天,他已經能開山裂石,手撕猛獸,能如妖獸般呼風喚雨、上天入地……族人敬他如先神轉世,稱他為佛陀!

李天賜此時的心情可謂是複雜難言,沒想到這竟然是佛陀一脈始祖的生平自述!他強壓心頭的驚訝,急忙接著看下去。

地聽變得強大了,可他發現世人皆有慵懶的罪根,這是人無法變得強大的根源。即便他傳授他們“成神之法”,他們也無法堅持下去。他們隻會祈求地聽的庇護,希望地聽能讓族群無災無難、豐衣足食,他們更希望的是不勞而獲。所以,地聽選擇了離開。

因為地聽知道,他無法世世代代庇護這些族人。一旦讓他們習慣了依賴,等他輪回之後,族人將會麵臨滅族之災。

他離開族群,往南荒之外而去。途中遇到一條被豔雷鳥所傷的小蟒蛇,見它可憐,便把它救了,取名小金。從此,一路上一人一蛇相伴而行。

敘說到這裏,還配有一幅一人帶一蛇的圖案。李天賜終於明白,天霧森林這群金母龍蟒是怎麼來的了!

兩萬多年前,佛陀地聽來到了這裏,把蟒令也帶了過來。地聽坐化後,它就在天霧森林落地生根了。

李天賜不禁苦笑,世間一切皆有因果。正因為這條蛇,他們才來到了這裏。

地聽走遍天南地北,發現眾生愚昧。大部分人隻知信仰他人強大,卻不知自強。他覺得眾生皆苦,終日為生存而苦,為欲望而苦,為貪、嗔、癡而苦……

此時的他似乎已經看透天地力量,掌握天地法則的本源。但他發現,懶惰、欲望和無知不過是眾生苦難的表現,那麼眾生苦楚的源頭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