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崗鎮的東南祭壇,是這片土地上偉大之人的魂歸之所,此時,已經人山人海。
咚!咚!咚!大鼓敲響。
嘟!嘟!嘟!牛角號吹起。
宋子言等人進入祭壇,年過半百的儺師,登上高台,念起告文:“風!聖靈所寄,魂,諸神所賜!天地日月,恒通萬古!聖靈諸神,血食千秋!天地所在,日月所明,聖國所疆,吾民所安!嗚呼!萬歲!嗚呼!司王!敬請,我雲崗第十三任鎮守使,亦是我雲崗第一位司王使,宋聖子言,拜天法祖!”
宋子言想不到他被封司王的事傳的這麼快,這儺師竟然連告文上的詞都改好了,他下了馬,新娘也下了轎,他右手扶著溪娘,左手拖著文曦公主,一步步登上三十六階的高台。
諸將緊隨其後,按級別高低,立於階下。
“這是怎麼回事?兩位新娘子?難道皇帝賜了兩位公主?”
坐在觀禮席上的五鎮藩主十分摸不著頭腦,饒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宋子言敢不顧朝廷的麵,再娶一位。
“你聽到沒有?司王使!朝廷竟然冊封宋家小兒做了司王?”蕪湖宣化胡先海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向龍天行求證道。
雖說他們與雲崗互不統屬,但名分上還是小一等,如今朝廷竟然直接把宋子言封為司王使,這可真是讓他們心裏五味雜陳,幾位心眼小的,眼睛早就紅了,恨不得衝上去,活活吞了宋子言。
眼看著宋子言上了台,回身而立,接過儺師遞來的祭品,一把稻穗,一柄金刀,把早已準備好的詞念起:“吾,雲崗宋氏子言,敬告天地諸神,聖靈先祖,先公江遠,尊父天雄,吾,得浴天恩,繼襲祖業,上承天道,下和民心,持苗以安百姓,握刀以屠邪魅,執公印,平衡一方,體王心,精忠報國。嗚呼!萬歲!嗚呼!黎民!”
百姓山呼:“吾王萬歲!”
眾將士皆出刀橫於胸前,宣誓:“炎黃蚩祖,農文兵道,予誓曰:忠心以效吾主,持刀以保家國,不崇邪魅,不欺良善,不背兄弟,不負天恩,如違誓言,當為餌食,以投江河,當為黃煙,魂消天地。吾主,宋氏子言,證!”
百姓又山呼:“巍巍山川,共埋我心!吾主萬歲!吾兵永盛!”
宋子言聽到百姓的歡呼,心下突然有了一種責任,他一定要讓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永享安樂。以下,便是三牲擺上,百姓獻禮。
溪娘與文曦公主在一旁看著儀式,眼神在不經意間交錯,一瞬間,倆人都看透了對方的心,溪娘看到文曦公主心中的野心,她想要控製這群士兵與百姓。而文曦公主看到溪娘眼中的憂慮,她隻擔心宋子言一人。
不知怎麼,文曦公主心裏突然升起一股邪念,她越發的想要殺死宋子言,在溪娘麵前,讓她親眼看到宋子言死!她嫉妒溪娘能擁有這份感情。
冊封完畢,便是封賞,宋子言拿出一份名冊,上麵記錄了雲崗這六年來,所有立功及陣亡將士的名單,以及他們應得的封賞。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雲崗十六營,英雄勇武,精忠報國,流血犧牲,退敵有功,著令雲崗司王使代為封賞:
原雲崗軍鷹字營統領將軍劉上川,以身殉國,追封赤旗將軍,賜其子二等子爵位,賞黃金千兩。
原雲崗軍勇字營統領將軍黃正海,以身殉國,追封黃旗將軍,賜其子三等子爵位,賞黃金千兩......”
一道道封賞下來,百姓皆淚流滿麵,那場征戰,多少子弟客死他鄉,兒郎的生命,那是再多的封賞也換不來的。
不知何人起調,百姓們自發的唱起了當日出征時的歌:
“錦繡山河,風雨渡灘頭。煙雲十裏,桃花微露頭,水鴨遊。敵寇如豺虎,先祖兒郎,殺之如屠狗。牢記烽火古訓示,挺脊梁,不低頭。
辭別故鄉,妻兒莫離愁。春光若水,水纏繞指柔,思悠悠。萬古聖賢言,天下平安,匹夫當自求。饒記新婚同堂樂,養育恩,再世酬。”
宋子言讀完封賞名冊,眼睛也濕潤了。他既是心痛逝去的將士,也想到了不知所終的父親。但,所有的悲痛都在一聲喜樂之後,被收了起來。
大婚開始了!
婚禮還是由儺師主持,然而場麵上的情況卻讓儺師十分為難,一者女方是公主,按那方規矩?朝廷的?還是雲崗的?而這位小司王還弄出兩個新娘子,禮器卻隻準備一套。
宋子言道:“按普通人家那樣做就好了。”
按普通人家也麻煩啊,儺師苦笑著搖搖頭,清了清嗓子,喊道:“一拜天地聖靈……”
這場婚禮很怪異,這是在場的人都有的感受,包括文曦公主與溪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