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招駙馬(2 / 2)

長樂公主本來就反對這門婚事,這下變得更加堅定,前幾條理由也就罷了,生於豪門望族,有紈絝子弟的毛病,這不奇怪,但最後一條是長樂公主無法忍受的,當初趙鐵生就是武狀元出身,隨軍出征寧遠,再也沒有回來,倘若曹楓也步其後塵,那豈不是重演了一遍人生悲劇?

淑妃見長樂公主聽從了說服,就順勢提起了蕭九歌:“那天殿試的時候,咱們都在簾幕後麵,曹楓的本事不過如此,要說人才,首推蕭九歌!”

“蕭九歌?”長樂公主一愣,笑道:“父皇欽點蕭九歌當狀元郎,一定有別的原因,單純論文采,這個紈絝子弟可不怎麼樣,否則用怎麼會連一句‘茹毛飲血’都不會講呢?”

淑妃正色道:“長樂,你如果這麼看,可就錯了,青春作賦,皓首窮經那些人,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就算是詩仙書聖,不過就是一介吟遊詩人罷了,治國安邦可不能靠駢四儷六,就算蕭九歌不會講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他能救下大皇子、二皇子和德妃的性命,敢與冰原帝國的雄兵對峙,能在談笑之間讓許勇元、邱定國、鄭暉這些人铩羽而歸,更不要說妙手回春診治皇上的那件大功了,這樣的人物又怎麼可以被一句成語而抹殺?先不說皇上對蕭九歌恩寵有加,日後前途無量,單說錢家的巨額財富,想買什麼就能買到什麼。就算這些優勢都不提,隻說蕭九歌的相貌,風流倜儻,玉樹臨風,要是皇上降旨,讓你們結成一對,才算是天作之合呢!”

長樂公主最近一段時間聽杜雨威說過很多蕭九歌的故事,笑了笑說道:“這個蕭九歌的確有過人之能,不過聽說他也是個風流種子,與平州府杜家二小姐杜雨菲的關係就不簡單,據說錢恒與杜老先生已經談過親事了。”

長樂公主說起錢恒的時候直呼其名,而稱呼杜遠山則是杜老先生,很顯然,她在心裏打算把杜雨威召為駙馬。

皇上中毒事件以後,德妃娘娘在**的地位更加無法撼動,盡管淑妃使盡渾身解數,也沒有改變德妃的想法,不過**形成了旗幟鮮明的兩個派別,德妃是曹貴妃一派,主張招曹楓為駙馬,淑妃和長樂公主一派,主張推翻皇上的聖旨,或者換一個人選。淑妃心中的人選是蕭九歌,長樂公主卻惦記著杜雨威,可惜不敢說出來。盡管蕭九歌和杜雨威都是商人的後代,但蕭九歌有狀元郎的身份,配得上大龍國的公主,杜雨威就不行了,即便再有錢,身份地位也是不入流的。

為了對抗德妃和曹貴妃同盟,長樂公主審時度勢,隻好和淑妃統一思想,一口咬定自己相中了蕭九歌,隻要先讓皇上收回聖旨,過些日子再找個理由打發掉蕭九歌,就可以與杜雨威雙宿雙飛了。

四個女人吵吵鬧鬧,德妃終於壓不住了,鬧到了皇上那裏,起初皇上龍顏大怒,天子說的話,那叫金口玉言,哪有出爾反爾的道理,既然聖旨已經下了,就斷然沒有收回來的可能。淑妃雖然**奪權輸給了德妃,但她骨子並不是一個容易退縮的人,一口咬定要為了長樂公主的終身幸福著想,適時地拋出了蕭九歌這張底牌。

皇上終於猶豫了,如果換了任何一個人,這件事都沒的商量,不過蕭九歌是個例外,皇上的腦子飛速思考著得失,不管怎麼說,拉攏錢家的意義重大,此前不是沒想過招他當駙馬,但女兒中並沒有年齡合適的,長樂公主雖然寡居,但畢竟是結過一次婚的,生怕錢恒會不滿意,弄巧成拙。現在情況有變,長樂公主心儀蕭九歌,就是不知道蕭九歌對長樂公主的態度如何。

四個女人仍然爭執不休,皇上卻一句也沒聽進去,沉思良久才說道:“也不知飛霞傷勢是否痊愈,明日宣蕭九歌進宮,給飛俠複診,就煩勞德妃……與淑妃一同去探探口風,倘若蕭九歌也有這種想法,此事倒是也可以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