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文試大勝曹楓(2 / 2)

曹楓這篇文章果然讓梁文博刮目相看,搖頭晃腦讀了一遍,頻頻拍案叫絕,小心翼翼地收起來,又翻開蕭九歌的卷子,字跡雖然不夠儒雅,但力透紙背,大開大合,挺拔得很,再細看內容,三行以後便站起身來,神情肅穆,一口氣看完了全文,再回頭想想曹楓的文章,無非是文人的無病呻吟罷了。梁文博不敢遲疑,帶上兩篇文章來到禮部,交給哥哥梁文智。梁文智也聽說了京城四少挑戰蕭九歌的事情,先瀏覽了一遍曹楓的文章,微笑著放在一旁,然後開始讀蕭九歌的文章。梁文智與梁文博果然是一奶同胞,連反應都是一樣的,讀罷文章不敢猶豫,決定現在就去見右相沈剛。

沈剛雖然日理萬機,但對選拔人才這種事情還是很在意的,尤其是聽說事關蕭九歌,很認真地讀了一遍。這是一篇關於治國方略的文章,文采飛揚,字字珠璣,摒棄了歌功頌德華美辭藻,句句針砭時弊,而且提出了改良的法子,振聾發聵,讓人耳目一新。

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如果差距太過懸殊,判若雲泥,這句話就顯得不合理了,沈剛特地把兩篇文章送進宮裏,偏巧曹景騰也在,沈剛親自把蕭九歌的文章誦讀了一遍,連皇上都開始閉目沉思,好一會兒才問道:“這篇文章果真出自蕭九歌之手?”

沈剛搖了搖頭:“那倒不是,據說是蕭九歌的隨從所寫,那人名叫丁盛,原是文淵書院耿繼東的得意高足,因為兩大書院之爭,下獄了一段時間,如果不是蕭九歌想到兩全其美的法子,此人就被枉斬了,後來蕭九歌不計前嫌,對丁盛加以籠絡,丁盛見科舉無望,也就當了錢家的門客。蕭九歌倒是沒有隱瞞,直接說是找人代筆,這個紈絝子弟雖然不學無術,倒也光明磊落。”

皇上長歎一聲,不再說話,揮揮手屏退眾人。

兩篇文章擺在一起,曹景騰也無話可說,更何況即便是蕭九歌拿出的文章遜色一籌,他也會極力推舉,畢竟現在拉攏錢家才是第一要務。經過沈剛、曹景騰、梁文智三人的一致認可,京城四少挑戰蕭九歌的第一場文試,以蕭九歌獲勝而告終。

梁文博生怕京城四少不服,特地要來了三個朝廷大員的親筆信函,曹楓雖然不敢相信,但看到叔父的印信,也就不再言語了。

蕭九歌並不專美於前,坦言這篇文章是門客撰寫,自己隻不過是抄錄了一遍,不過事先也沒有講好不可以找外援,那樣以四對一本來就是欺負人的,隻不過京城四少萬萬想不到蕭九歌的身邊竟然有丁盛這樣的能人。

其實隻有丁盛心裏清楚,那篇文章的遣詞造句雖然是自己的功勞,但關於國策的論述,都蕭九歌親口講的,他隻不過是加以整理而已。

為了避免蕭九歌在第二場比試中請出武林高手,京城四少特別強調了一句,要求蕭九歌必須本人出場,否則就當認輸。

蕭九歌能贏第一場文試,已經出乎韓嬌嬌的意料了,不過說起武試,她還是有幾分擔心,畢竟鄭智濤久負凶名,

蕭九歌仍然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嬌嬌莫慌,本少經過名師指點,武功深藏不露,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區區一個匪二代能奈我何?本少一招神龍擺尾,再一招橫掃千軍,然後一招排山倒海,接著一招大海無量,就能把那鄭智濤打得哭爹喊娘,滿地找牙。”韓嬌嬌雖然不是很相信,但最近見識了太多由蕭九歌創造的奇跡,對這個紈絝子弟的邪招還是有幾分期待的。傅紅袖卻對蕭九歌更厭惡了幾分,找槍手代筆的事情也好意思講出來,至於武功,就他那三腳貓的功夫能打得過鄭智濤?但願他在擂台上被打死,免得父親總是想把自己嫁給他。

最緊張的人應該就是朱雀和葉秋雨了,她們並不知道蕭九歌的能耐,特地來到書院詢問情況,卻隻是聽了一番九少爺沒邊沒沿的吹牛。錢多多倒是不怎麼擔心,她是親眼見識過蕭九歌武功的,知道他就算不勝也足以自保,百劫師太雖然憂慮,但心中有底,偷偷提醒蕭九歌,如果發現對方厲害,就用暴雨流星,以鄭智濤的那點微末道行絕對躲避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