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在路上被追殺過後,雷風不再單獨出門,每次出門都帶著侯小清、楊廣、牛大勝、賴乾仁、何明、揭妙生、刀疤等兄弟。
侯小清和楊廣、牛大勝、賴乾仁、何明、揭妙生是鐵杆兄弟,六人武警出身,全部隸屬於西北某邊防第三支隊。楊廣是牛大勝、賴乾仁、何明和揭妙生四人的班長。而侯小清是一排的代理排長,五人都是他的兵。
侯小清比楊廣早三年兵,是他的新兵班長。新兵連時楊廣訓練認真刻苦,指哪去哪,重活累活髒活都搶著幹。在部隊這就是好兵,侯小清喜歡他,想讓他下隊到自己班來,結果沒搶過一班長。一班長直接就將他八年的兵齡搬了出來,第一個就點了楊廣。
侯小清當了八年兵,楊廣當了五年兵,賴乾仁、何明、揭妙生當了兩年兵,五人同一年退伍。牛大勝是賴乾仁、何明和揭妙生三人的副班長,比三人早一年入伍早一年退伍。
侯小清、楊廣、牛大勝、賴乾仁、何明、揭妙生來自不同的城市,六人都出身在偏僻的農村,家裏生活困苦。六人退伍後在不同的城市打工,因為沒什麼文化,都做著保安的工作。
侯小清雖說不是幹部,但他在部隊當過代理排長,這個經曆讓他被一家外企聘請為保安隊長。去年“八一”和楊廣通電話,噓寒問暖一番後憶起當年,這一聊就是一個小時,大家都舍不得放下電話。侯小清將公司要擴招保安的消息告訴了楊廣。楊廣馬上提議趁這個機會要將昔日的戰友好兄弟聚到中南市來。對此兩人無限期待,再次將回憶拉回到當日在部隊時和兄弟們的點點滴滴中。
楊廣這個班長做得不錯,退伍後和班裏兄弟一直還在聯係,念惜當日兄弟情誼,大家都有一個願望,就是哪天能待在同一個城市工作,有事沒事隻要得空就可以出來坐坐聊聊天喝喝酒。同時也有個照應。得知排長在天南省首府城市中南當了保安隊長,眾兄弟接到楊班長的電話後馬上表態願意跟隨。眾兄弟馬上遞呈辭職報告,次月,陸續就到中南來了。
六人長的差不多兩年未見,短的也有將近一年。楊廣是第一個過來的,他跟兄弟們通過電話後第二天就申請了辭職。本來公司是不批的,說合同未到期,辭職的話得提前一個月打報告申請,不按程序走就不發工資。楊廣一聽來氣,工資不高,但兩千塊已經頂他爸在老家忙活一年的收入了,他直接就找到公司領導理論。理論不成最後丟下一句:我明天來結帳,給不給工資你看著辦。
第二天去到公司,財務直接就在門口等著楊廣,見到他直接就叫到財務室對賬。減去各種費用後楊廣到出納那裏領了一千八百五十四塊。楊廣領了錢打了包袱當天晚上就到了中南,當晚與新兵班長喝了個醉意醺醺。
第二個過來的是牛大勝,他比楊廣遲了五天。他是下午三點到的,當晚與排長、班長喝了個醉意醺醺。
第三個過來的揭妙生,他比牛大勝遲了十天。他是上午九點到的,晚上十點的車,睡了一覺就到了,中午與排長、班長、班副喝了個醉意醺醺。
第四個過來的是賴乾仁,他比揭妙生遲了三天。他是晚上八點到的,當晚與排長、班長、班副以及揭妙生喝了個醉意醺醺。
何明最後一個過來,他比賴乾仁遲了二十天。他是晚上九點到的。人齊了,當天晚上侯小清請兄弟們到外麵吃飯喝酒。
“我跟你們說啊,這家大排檔味道絕對不錯,兄弟們喜歡吃什麼就隨便點,我們今晚就不醉不歸!”侯小清對大夥說。
“好啊,侯排請客,今晚咱們不醉不歸!”牛大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