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章:
也不知郭昢給了萊州太守看了什麼,反正對三人是異常的客氣;郭昢提出要查詢三山島村民搬遷往何處,他也是一口答應,並請太守府文書親自幫忙。
翻閱戶冊鄉帳,總算是有了結果:三山島村民搬往萊州城東三十裏一處叫元嶺的地方。聽了這消息,公西晚晚喜不自勝,便要連夜趕過去。萊州太守說天色太晚,那裏山路難行,村民休息又早,不易打聽,她才按捺心情,在萊州城再宿一晚。
第二日天剛亮,公西晚晚就拉著林音去那元嶺;郭昢則留在萊州城等候兩人。昨晚公西晚晚已細細問過路線,三十裏路片刻可至。
元嶺村地處兩座低矮山丘之間,村子不大,僅數十戶,比三山島村還小一些;顯然並不是所有的三山島村民都搬遷至此。
公西晚晚站在村口,神情有些緊張,被林音握住的那隻手微微沁濕。林音一麵拉著她進村,一麵不住安慰。近鄉情怯,何況是記事起就素未謀麵的家鄉。(三山島村才是)
進村後,林音便找了一位老者,打聽本村是否有姓公西的人家,天可憐見,竟真的有一戶人家男主人複姓公西。林音還問了一下此家情形,那公西家共有五口人,男主人叫公西良,還有兩子一女,兒子都還未成親,女兒已經出嫁。道謝後林音問公西晚晚是否記得自己還有兄弟姐妹,公西晚晚則說沒有。
“林音,你說我都沒有兄弟姐妹,這會是我家嗎?要不要去啊?”愈近愈踟躇。
“當然要去啊,那三兄妹都未成親,想來年紀不大,說不定是你去瓊華島後爹媽再生的呢?”林音安慰道。
公西晚晚點點頭,深吸一口氣,說道:“那好,我們去,但是一會你幫我問。”林音笑著答應。
不片刻,兩人來到一處不小的院子前。院牆及內麵屋舍雖不像城鎮中全由磚石硬瓦搭建,但比起其他的泥牆草頂的鄉下屋舍要好的多,顯然這公西一家過的還不錯。公西晚晚見此,欣慰許多,盡管還不知此戶人家是否自己親人。
院門很新,也不知是何種木頭,上麵隻刷了一層無色的防蟲漆。林音站在門前,似被公西晚晚感染,略許有些緊張;吸了口氣,然後輕輕敲了幾下門。
不久,門便從裏打開,一位四十多歲婦人開門出來,問兩人找誰。林音與公西晚晚對望一眼,然後問道:“大嬸你好,請問這裏是公西良先生家麼?”
那婦人嘴尖眼小,上下打量林音兩人數次,開口道:“你們是誰,找我們當家的做什麼?”並不是很友好,但這裏確實是公西良的家。
公西晚晚局促不已,終於開口道:“大嬸,請問您是從三山島村搬來的嗎?原來的三山島村還有其他姓公西的人麼?”
“你們是官府的麼?看年紀不像,問那麼多做什麼?”婦人已經不耐煩,就要關門。林音見了好笑,心想晚晚親身母親不會就是這種脾性吧。他不敢無禮,依然笑道:“大嬸等等,我們不是壞人,隻想和公西先生打聽些事情。”悄悄的塞了塊銀錠給婦人,連公西晚晚都沒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