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7000種,它們廣泛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
它有一種孤芳高潔之美,百花怒放之時,蘭花卻是那般高雅脫俗,令人耳目一新。
人們喜愛蘭花的程度,這在對它的各種愛稱中不難看出,如“王者之香”、“香祖”、“空穀佳人”及“花中君子”等。
蘭花屬於進化得較高級的一種被子植物。那麼,它高級在哪裏呢?
原來蘭花與昆蟲之間有一種十分奇妙的關係:蘭花賜予昆蟲以“甘露”,而昆蟲則義不容辭地為蘭花傳花授粉。
在蘭花的花瓣中有一片不同於其他花瓣的“小平台”,稱為唇瓣。
當昆蟲飛來,就踩在唇瓣上,十分舒服地吮吸花蜜,而不覺間就有一小塊花粉塊貼在昆蟲腦門上,昆蟲當然不知道,當它飛往另一朵蘭花時,不知不覺又把花粉塊擠壓在雌蕊柱頭上了,就這樣,蘭花利用小昆蟲巧妙地完成了自己的傳粉目的。
更為奇特的是,由於不同種類的蘭花氣味不同,小昆蟲則總是不辭辛勞地去尋找同一品種的蘭花,使它們能“門當戶對”。
彈粉蘭是有一種生於巴西南部和墨西哥的植物,它的唇瓣內側有一個十分香甜可口的瓣瘤,來采摘花粉的蜜蜂碰到花須時,雄蕊抓住時機將花粉團彈向蜜蜂後背,蜜蜂初嚐甜頭,不能心滿意足,隻能忙著去尋找另一朵蘭花,從而不由自主地替蘭花完成了授粉。
馬達加斯加有一種蘭花,花距細長,花蜜深陷其中,這怎麼能吸引到昆蟲呢?
別急,那兒恰有一種喙長達1尺的蛾子,蛾子將又細又長的喙伸入花距,就好像用吸管吮吸蜜糖一樣。這樣,蘭花就完成了傳粉。
蘭花素潔高雅,而且從不白白讓昆蟲替自己傳粉,所以真稱得上是“花中君子”。
地下寶藏的指示者
綿蜒的阿爾泰山脈在我國新疆與鄰國俄羅斯、蒙古、哈薩克的邊界周圍。這裏可以見到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長著狹長的藍灰色葉子,淺紅色的花朵密集綿軟如朵朵雲霞,它的名字叫帕特蘭絲石竹,又稱“霞草”。有時候,它們連成很大的一片,形成一個寬闊的長達幾十公裏的草叢帶。人們發現,這種草叢帶下麵往往蘊藏著銅礦。根據這個經驗,地質工作者在開始找礦之前,往往會先繪製出絲石竹分布圖,然後按分布圖確定銅礦的可能位置。
絲石竹互相糾纏盤繞著非常粗壯的根紮向大地深處,穿過土壤,沿著岩石裂紋直達地下水源,含銅的地下水就被吸收到藍灰色葉子和粉紅色花朵裏麵了。在6—8月,乘飛機來到這裏,人們會看到,多石的山坡上百花不爭,青草萎蔫,但大自然似乎有意用一條玫瑰色的花綢帶裝點這草枯石瘦的荒山。在空中攝影膠片中,這條清晰的花綢帶,留下了銅礦蘊藏地的位置。
我國北部有一種叫海州香薷的唇形科草本植物,它喜歡生長在酸性土壤的銅礦脈上,也是一種銅礦指示植物,所以,人們幹脆叫它“銅草”。讚比亞則有種“銅花”,凡“銅花”生長的地方,就可能有優質銅。據說,有家銅礦公司的地質學家,在讚比亞西北省的卡倫瓜看見“銅花”後,發現了一座富銅礦。同為世界產銅大國的智利,也曾根據“銅花”進行追蹤,並發現了有開采價值的銅礦。
植物為什麼能指示礦物的存在呢?原來,植物生長之處的地下岩層對它至關重要。地下水能溶解一部分金屬,含金屬的水向上滲入土壤,再被植物吸收到體內。因此,生長在銅礦上的植物能吸收含銅的水,鎳礦上的草木吸收含鎳的水。無論地下埋藏著什麼物質,鈹、鉭、鋰、铌、釷、鉬等元素都會被水溶解一部分並帶到地表上來,植物吸水後,每一段莖、每一片葉子便都累積著微量的元素。即使水深到20~30米,植物組織仍會積蓄一部分這樣的金屬,所以它們依然靈敏地反映出金屬物的存在。大部分金屬元素在各種植物裏有微量積蓄,植物需要它們,沒有反而會“饑餓”生病。但是過猶不及,如果金屬含量過高,對植物就會產生毒害作用。所以,在金屬礦區,大部分植物都不見了,剩下來的隻是那些經得起某種金屬在自己體內大量積蓄的草木。所以,這些地區就隻生長這一類植物,便成為這種金屬礦的天然標誌了。
鈾是核工業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為了製造核武器、建造核電站,許多國家都要絞盡腦汁購買或尋找這種放射性元素。在尋找鈾礦的過程中,植物也能幫上忙。若是把樹枝燒成灰燼進行分析,鈾的含量超過正常標準,這就意味著在那種植物生長的地方有找到鈾礦的希望。水越桔能比較準確地指示鈾的存在。一旦喝了含鈾的地下水,它的橢圓形果實就會變成各種各樣奇怪的形狀,有時還能從藏青色變為白色或淡綠色。生長在鈾礦上的柳蘭花會顯示出從白色到淺紫色的全部色階。我們在阿拉斯加的鈾礦附近曾收集到8種不同顏色的柳蘭花,而它本來應為粉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