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做“媒人”,花粉難免吹落到其他地方而產生浪費。有人計算過,相隔2.5千米距離的兩朵花,平均1440粒花粉中才可能有2粒花粉吹落到雌蕊的柱頭上。其餘的都刮得無影無蹤,化作灰塵了。風媒花無奈隻好以產生大量的花粉作為浪費的補償。如鬆樹的一個花序可產生16萬粒花粉粒,以至每到春天鬆樹開花季節,鬆樹下總是落有一層硫磺色粉末。一株玉米可產生約5000萬粒花粉,玉米開花季節如果我們在地裏走一趟,會明顯地感覺到花粉在撲麵而來!風媒花以極高的“保險係數”保證了傳粉能夠實現。
有些落葉林中的風媒植物,還具有先花後葉的習性。榆樹、杜仲、紫荊、楊樹等,它們每年都在葉片萌發前開花。這樣,成熟的花粉不受枝葉的阻擋,有利於花粉的傳播。
水生植物的媒人
自然創造了植物,植物也適應著環境。植物種類千千萬萬,大自然對誰也不偏不倚,對每種植物都有精巧的設計,使各種植物以不同的方式傳粉受精,延續後代。蟲媒花植物以其豔麗的花色、濃鬱的芳香和甜美的蜜汁,吸引各種昆蟲來完成傳粉過程。風媒花植物為了借助風力,隻好把花粉變得細小如塵,甚至插上翅膀。然而,你知道水生植物是怎樣傳粉受精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生植物的傳粉隻有靠水的幫助了。
水生植物中的黑藻和金魚藻等,對這個問題解決方法很簡單。隻要它們細絲般的花粉散落在水麵上,憑借徐徐的流水就很容易纏繞在雌花上,順利地完成傳粉受精。
最有趣的要算苦草了。它原產於地中海一帶,是水鱉科的深水無莖草本。
葉片長而扁平,綠色透明,有利於水下進行光合作用。它還叫鞭子草、扁擔草,都是由於它簇生的狹長葉而得名。
苦草紮根於淤泥中,根係發達,有很強的固著能力,既可以在靜水裏生活,又可以在湍急的流水中生存。植株終生沉於水下。
苦草雌雄異株。在一叢苦草的個體上隻生長雄蕊,在另一叢個體上隻生長雌蕊。每一朵雌花都長在一根花柄頂端,開始是卷編的,很短,端端正正地偃臥在葉子中間。花柄很快就生長起來,逐漸伸展,越伸展越長,最後終於把花朵托出水麵,花開了,三支長長的雌蕊花柱脫穎而出,柱頭上生著小穗子,很像一簇美麗的小羽毛。
這時水下的另一簇苦草雄株成熟了。它從葉腋中抽出穗狀花序,花序外麵包著佛焰苞片。開花時,佛焰苞開裂,一朵朵微小的雄花脫出佛焰苞而漂浮於水麵,而花粉被保護得好好的,沾不上水。
露出水麵的雌花在水麵形成小小的凹陷,當雄花漂到這裏便發生傾斜,花粉接觸柱頭便進行授粉。授粉完成後,雌花閉合,細長的花柄螺旋卷曲將子房縮回水中,在水下發育成果實。瞧,大自然給予了水下生活的苦草多麼奇特的水麵開花、水麵傳粉受精的方式!
自我繁殖
春耕秋收,開花結籽,是植物世界繁衍後代的一般規律。然而有些植物偏偏不“循規蹈矩”,有花不開放,可是照樣能繁殖後代。例如薰菜科的一些植物,它們的花就永遠不開放,在那些關閉著的花朵裏進行自花受精,最後也能結出種子。自花受精植物中的這種特殊的植物生理現象,叫做“閉花受精”。
植物為什麼會閉花受精呢?這個長期使科學家感到困惑的不解之謎終於在近些年有了答案。科學家們發現,植物有花不開、閉花受精竟是植物的一種巧妙的節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