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保護和改善生產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當人類社會跨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我國進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中國是一個人多、地少、水缺的發展中國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和8%的淡水資源養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為世界文明和人類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多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各級黨委、人大和政府都認識到環境保護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自覺地把環境保護工作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通過抓環保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黨作為執政黨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政治文化相協調的發展,是捉進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做好新時期的環境保護工作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際行動。環境保護關係到全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保護環境實質上就是保護生產力。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犯罪行為。抓緊製定和完善有關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法律法規,健全地方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管製度。明確資源開發單位、法人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把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製落到實處。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納入各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保證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
進一步提高對環境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技術開發和推廣工作,建立早期預警製度,重視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預測預報。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把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建立公眾參與機製,發揮社會團體作用,鼓勵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係統工程,要廣泛地普及環保知識。本書就是從環境保護的係統治理角度來論述的,達到充分調動廣大人民大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以展現偉大祖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的秀美圖卷!
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3年7月23日
前言
環境保護提示叢書全麵而翔實地對環境的現狀進行“掃瞄”,介紹了陸地、天空、海洋等環境汙染的現實情況,闡述了環境汙染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危害,以引起人們的警覺,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對生態工業(零排放)、生態農業、城市的垂直綠化等環境的治理與保護,提出了“綠色思路”,側重環境行為的規範。尤其是“環保能生財”、“生態工業與循環經濟”等章節,給人啟迪和智慧。
麵對全球性的環境汙染,人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自己的生存行為和生活質量,迫切需要了解和知悉:怎樣學會在汙染中生存、生活;怎樣在綠色環保中防病抗衰老。雖然作為一個個人來說,對整個社會的環境汙染無能為力,但隻要我們每個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改善個人居住的小環境,科學地抵禦生活中的環境汙染,將“綠色生活”貫穿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之中,便能增進健康、延長壽命,便能使我們的家園更美好。該書從衣食住行,從一點一滴的環保行為談起,將社會可持續發展落實到細小的平凡的事情上。這對於提高人們環保意識、提倡環保行為、具有積極的意義。
環境保護提示叢書之一的《了解環境》信息量大,知識麵廣,是環境保護的“小百科全書”,大量的數據可作參考。環境保護提示叢書之二的《治理環境》思路開闊,尤其是“環保能致富,垃圾變財富”等章節,有助於人們廣開就業門路,走綠色文明、創業致富之路。環境保護提示叢書之三的《生活環境》指點人們清除生活中的汙染,提倡人們過有利於健康長壽的綠色生活。縱觀全書,既可作為人們的休閑讀物,又可作為環保教學研究參考課本和環保科學的普及性讀物。
從“環保學”這一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這套叢書是“一家之言”。遵照黨和國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環境保護提示叢書的寫作和出版值得提倡和鼓勵,同時亦提倡和鼓勵“環保學”的不同觀點、不同流派的出現和爭鳴,這將有益於環境科學的發展,有益於我國的環境保護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石中元
200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