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恒星的概況(2)(3 / 3)

而恒星的內部溫度則在攝氏1 000萬度以上。

恒星的溫度可以分為好幾種類型:

O型:30 000℃~50 000℃以上

B型:20 000℃左右

A型:10 000℃

F型:8 000℃

G型:6 000℃

K型:4 000℃

M型:2 000℃

與太陽溫度的測量一樣,人們通過恒星的顏色來測量它的表麵溫度。

精確的測量方法可以采用光譜分析法。

原來各類型恒星都發射自己獨特的光譜,並且在光譜帶的不同位置,各種光譜線發射的能量也是不同的,其中某一波長的能量將達到最大值。

恒星的溫度愈高,最大值的波長就愈短;反之溫度愈低,波長就愈長。

它們之間存在著簡單的比例關係。

因此隻要從光譜分析中找出這個具有最大發射能量的波長來,那麼恒星的表麵溫度就可容易地計算出來。

恒星的溫度不同,它們的光的顏色也就不同。

下表就是它們之間的關係:

星色/表在溫度

藍/40 000℃~℃25 000℃

藍白/25 000℃~12 000℃

白/115 000℃~7 700℃

黃白/7 600℃~6 000℃

黃/6 000℃~5 000℃

橙/4 900℃~3 700℃

紅/3 600℃~2 500℃

恒星的亮度和它的溫度有密切的關係。

用肉眼我們就能區分出恒星間的不同亮度,古代人類按照這種光亮程度的不同,將星光分為6個等級。

1等星最亮,而6等星最暗。

每等星間亮度相差2.25倍,1等星和6等星間在實際亮度上相差100倍。

你見過探照燈嗎?它有人那麼高,它那強烈的圓柱形的光束可以照射到數千米之外,把在夜空中飛行的飛機照得一清二楚,亮得耀眼。

你也一定見過夜晚在樹叢中飛舞的螢火蟲,在它的尾部有一個小小的光點,弱到隻能照亮它自己,可說是暗淡得很。

探照燈和螢火蟲,一個亮,一個暗,兩者所發出的光度相差真是太大了。

然而在恒星世界裏,不同恒星光度差別之大,比起它們來,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你們相信嗎?請往下看,你們就會自己得出結論來。

望遠鏡發明以後,通過望遠鏡,人們看到了許多肉眼所見不到的微暗星晶,而且其亮度間的差別可區分得更加細致。

於是人們發明儀器來測量星星的亮度,並將亮度的等級劃分擴大到小數和負數的範圍。

按照這種等級劃分,滿月時月亮的亮度為-12.6等星,晴天的太陽為-26.8等星。

除了太陽外,天空中最亮的星光是天狼星,它是-1.6等星。

太陽和天狼星比較,雖然它們之間隻相差25.2個等能,但實際上它們之間的亮並相差120億倍。

天文學家用現代望遠鏡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是20等星,若用拍照的方法則可看到23等星。

上述的亮和星等是不計星體遠近的,這是我們在地球上了望恒星時所表現的亮度,所以叫視星等。

但實際上,有些看來極亮的星未必是發光很強的,隻是由於它離我很近的緣故。

同樣有些看來很暗的星卻可能是發光很強的星,隻是由於它們距離我們很遠造成的。

這樣的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見到的。

例如晚上,當我們在一個城市的大街上漫步時,可以看到由近及遠的一盞盞街燈。

看起來,近燈比遠燈亮。

能否說近燈真的比遠燈亮呢?當然不能。

實際上它們的亮度是一樣的,之所以看起來亮度不同,僅僅是因為距離不同而已。

因此天文學家為了比較星體本身發出的光度,便假定把全部星星都放在一個同等的距離(3.26光年)上,從而定出它們本身光度和絕對星等。

按絕對星等來計算,太陽隻是一顆肉眼剛可見到的微弱星星,它屬於4.8絕對星等。

而天狼星卻屬於1.3絕對星等,所以它的本身光度比太陽大25倍。

天空中有一些恒星的本身光度可以比太陽大數十萬倍。

當把太陽和參宿七放在上述同一距離上,太陽看起來相當於一個5等星,原來貌不出眾的參宿七卻要比太陽亮5萬多倍。

這不算什麼,天空裏還有比太陽光度大50~100萬倍的星,如劍魚座中的S星及天蠍座中的Gl星。

但另一方麵,天空中最暗恒星的本身光度卻隻有太陽的550萬分之一(絕對星等為19.2),如果把它放在太陽的位置上,那麼它也不會比滿月亮多少。

可見天空中,本身光度最高和最暗的星差別是多麼懸殊啊!說它們是探照燈和螢火蟲還真挺貼切的。

答:恒星是運動的,隻因為離地球太遠,我們不易發現它的位置變化,除了太陽,最近的恒星離地球也有4.22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