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的名稱
夜晚我們仰望星星,常常想起關於它們的種種傳說,什麼“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口丁”,天上的星星是神仙,地上的名人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等等。現在我們知道,天上的星星既不是神,也不是人,它們隻是一種天體,我們給它取名叫“恒星”。恒星的“恒”是相對行星的“行”而言。意思是它們在天空中的相對位置是固定不變的,不管經過幾十年、幾百年,也難以看出它們的變化來。
恒星是什麼?近40年來,人們才給它賦予科學的定義。恒星和太陽一樣,都是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是龐大的熱核反應氣體球。在它們的表麵,有著種種的活動,噴射出巨大的火焰。在太空中,它們聚集成難以想象的浩大體係——星係。恒星有的比太陽大,有的比太陽小,之所以在我們看來僅僅是一個個小光點,那是由於它們離我們太遠的緣故。其實它們都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太陽。天空中的星星除行星、彗星、流星而外,絕大部分是恒星。
恒星靜止不動嗎?
僅憑眼晴去觀察星空,我們所能見到的星星是非常有限的。一個人在同一時刻隻能見天空的一半,另一半在地平線以下,我們是看不見的。據統計,在沒有月光而又晴朗的秋夜裏,眼力非常好的人能看到近3千顆星星。在一年四季中,整個天空可以看見6千顆星星。用望遠鏡觀察星空,能夠看見星星的數目就大大地增加了。用普通雙筒望遠鏡,在整個天空中可看見5萬顆以上的星星。若用現代最大的望遠鏡觀察星空,看到的星星數則以億計,遠比地球上的人口還多。
天上的星星,初看上去,似乎是紛雜無章、任意排列的。要想把它一一鑒別,似乎是做不到的事情。然而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它們是有章可循的。如北極星,它永遠準確地指示著北方。它離北天極不到1°。北鬥七星,形狀如同大勺子或倒著的“?”,在一年四季中它圍繞北極星回旋。
如果把天空中相近的星星用線連接起來,它們則形成不同的圖案,有的像動物,有的像用具。古代天文學家把一群群的亮星,按照想象的形狀分為一個個星座。每個星座都有各自的名稱。在我國有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之分。在《史記·天官書》中也有詳細的記載,估計它們起源於周秦以前。
四象分布於黃道和白道近旁,環天一周。每象各分七段,稱這“宿”,共計二十八宿。它們是:東方蒼龍之象,含角、亢、氏、房、心、尾、箕、七宿;南方朱雀之象,含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西方白虎之象,含奎、婁、胃、昂、畢、觜、參七宿;北方玄武之象,含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宿”有宿舍的意思,故二十八宿又有稱為二十八舍的。月亮沿著白道向西移動,大致每天停留在一個“宿”裏。
在外國用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野獸、神怪的名稱來稱呼星座的。例如仙後、仙王、獵戶、金牛、仙女、英仙、飛馬。鯨魚等等。也有用件物來命名的、如天秤、圓規等。目前國際上公認全天星座為88個。這些星座有29個在天球赤道以北,46個在天球赤道以南,13個跨在天球赤道南北兩旁。
星座的劃分,使我們分辨星星時,方便得多了。例如北鬥七星在大熊座,北極星在小熊座,織女星在天琴座。每個星座都包括許多星,古人都給最亮的星起了名字。在我國如天狼、老人、南門二、織女、大陵五、天津一等等。在國外也有專門的名稱。但是星星太多了,不可能給每顆星都起一個名字。因此在天文學上按星座恒星的亮度大小的順序用希臘字母α、β、γ……來命名。例如大犬座裏最亮的天狼星叫做大犬座α星,次亮的稱為大犬座β星,大陵五稱為英仙座β星,大家熟知的織女星稱為天琴座α星。當希臘字母不夠用時就用數目字來代替。例如天鵝座61星。一些較暗的恒星還用星表中的編號來區別,例如M31指的就是梅雨葉星第31號星。
為了工作需要,天文學上把星的位置記錄大冊,編成星表。我們從這些星表中可以查出一顆星的方位、距離、運動和各項物理性質等。天上恒星的位置是用赤道座標來標示的+38°41′(1小時等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