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來自龍水峽大洞丹部族的虎安山舟師百夫長龍佑,數次到丹涪水龍溪口苴氏部族和進入龍水峽,想完成向本部族交回藏寶圖(寶衣)的大事,均未成功,估計是大洞主死了之後,無人再理這件事。
後來的幾十年裏,龍佑請教了很多人,均無法破解出藏寶圖上符號的意思。
經過許多事,龍佑也漸漸想開了,認為藏寶圖指向的是鹽部族的寶藏,更是丹涪水巴人的寶藏,不能爛在自己手上,應當還給他們或者他們的後人。
可是,龍佑沒有想出一個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聰明的女人卻為他想了一個“妙計”。
按女人的“妙計”,龍佑將藏寶圖上的文字符號,一筆一畫深刻在居處附近趕場大路口的一塊大石頭上麵,並放言出去,說所刻符號是一幅藏寶圖。龍佑希望人來人往,以為稀奇,便將這件事傳出去,鹽部族的人(夢幻穀穀母的後人)聽說這件怪事之後,或許會有人前來破解,使那一批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物歸原主,發揮應有的作用。
大約到清朝,當地人在龍佑居住過的大石箐修建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寺院,稱為“石林寺”,為當地著名的人文景觀。
至今,在大石箐一處石壁之上,仍刻有一幅碑文式文字,字體形狀怪異,無人能識,當地傳說稱為“玄中玄”(很遺憾,由於字體太怪異,無法在電腦上寫出來)。
當地人傳,這是一幅藏寶的密碼,有人考證正是那鹽部族藏寶圖上的符號。又有人進一步考證,準確說是猜測,現今所保留下來的“玄中玄”文字,應是巴國虎安山部族舟師百夫長龍佑的後人依原樣重刻。
“玄中玄”碑文,經過了2300多年,無數人來解讀,但至今無一人能夠準確、完整地破譯出來,因之,那批無價之寶,仍在原地靜靜地等待它的知音。請有興趣的智者去重慶市武隆區風來鄉的大石箐石林寺破解,或許可以取得當年巴人的一筆巨大財富。
以上又是後話。
書歸正傳。
在巴國美人瞫夢語住在山村裏養病期間,楚軍巴東南戰領區的主帥屈容,日子也並不好過。
楚軍占領了巴國東南部地區,占領軍主帥屈容,開始打算在幾年內向夜郎地區拓展。他卻不知道,有人看不慣了。
當年九月間,也就是虎安山決戰之後僅僅五個餘月,楚國大臣江乙對楚王讒言道:“屈容取巴國虎安山瞫氏彈丸之地,折兵數千,損名將鬥鷹、昭允、囊悍及數員將領,壞了國家大事,理應治罪。”
楚王不發言,江乙無趣而退。
當年十月,楚國大臣江乙又向楚宣王道:“屈容曾說過,巴蜀之地,天然的王霸之資,因之他屢請伐巴。伐巴以來,他假施仁義,網羅人心,是有反心。”
楚王道:“你聽誰說的?”
“非一人所言。”江乙似乎證據確鑿道。
隨後,江乙列舉了屈容的數件“罪證”,以證明自己所言不虛,且似乎一切都是為了楚宣王好。
楚王大怒,令捉拿屈容回都城,下到大牢裏。
曾經駐守夷城、奪取巴國三大鹽泉之一的鬱水鹽泉的老將養明,聞屈容被捉,求見楚王。
聽了屈容的“罪狀”, 養明道:“老臣與巴人交戰多年,深知巴人勇武,非比一般,每一個巴人,就是一塊硬骨頭。
“而虎安山瞫氏大部族,又是巴東南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中的硬骨頭。我軍在虎安山大戰中,雖然折了鬥鷹、昭允、囊悍三員名將,但巴國也折了瞫夢龍、荼天尺、樊雲彤、木莽子、巫城五員大將,再加鄂越、鄭戎兩員枳都名將,應當算是兩軍損失大體相當,或者說我軍損失還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