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城大喜過望:“哈哈哈!哈哈哈!原來,下麵就是天坑!龍寶寨就在那裏!天無絕人之路啊!大哥、二哥、三哥、四哥,恕小弟不陪你們玩了!”
看著下麵龍寶寨依稀的輪廓,巫城又很遺憾,自言自語:“要是妹妹如煙、四哥木莽子和他那個美人,能與我一起到這裏來,一起回天坑,同親人相聚,就太好不過了!”
懸崖下麵,不僅是出路,而且是非常好的出路,巫城急忙四下尋找下天坑之路。
尋了半日,可惜仍然全是懸崖,無一處可下。
直到天晚,巫城尋得累了,囫圇睡下。
第二日上午,陽光明媚,朵朵白雲點綴藍天,巫城又到處尋找下天坑之路,仍一無所獲,回到那處凸出處,遙望龍寶寨,思緒萬千。
突然,巫城聽到頭頂一聲鷹叫,仰頭見一隻雄鷹在上空翱翔,暗歎道:“我要是如它一樣,有一雙翅膀,就可以飛下天坑了!”
巫城正在胡思,隻聽“轟隆隆”的巨響,循聲望去,遠處龍寶寨後方,數層懸崖之上,塵土大起,頓時明白又是在垮岩。
巫城睜圓雙眼,一眼不眨看著那龍寶寨處。
多時,塵土散盡,龍寶寨在一瞬之間消失了!
巫城恍如作夢,定睛細看,隻有新滾下的模模糊糊的石土,像一條上窄下寬的帶子一樣,不見龍寶寨了!
巫城以為,龍寶寨中的所有人,全部被活埋於這輪巨大岩崩的亂石亂土之下,心膽俱裂!他根本不知道,龍寶寨上的人,已經按巴國奇女子巴永春的建議,撤出了龍寶寨。
巴國龍飛將軍巫城,見此慘境,孤獨無助,仰天長嘯,淚流滿麵,痛叫道:“父親、母親啊!”
流了一場滔滔淚水,巫城其痛難止,抽出佩劍,拋下天坑,隨即大吼道:“水仙!水仙!我回來陪你了!”
這一聲狂吼,聲震群山,飛鳥斷翅,白雲飄落!
巴國龍飛將軍巫城,縱身一躍,跳下萬丈天坑!
此時,那隻雄鷹正在天空滑翔,見巫城墜落,如離弦的箭一般跟著衝了下去!
此情此景,不需多言,有巴登徒子仿作《臨江仙》一首為歎:
巍巍群峰白雲飄,大地呼喚英雄。
千層疊嶂好背景:驚鳥伴君飛,怒風來相送。
萬丈豪氣誰可似?利劍神鷹為證。
一聲狂嘯愧蒼生:古今多少情,能比永心中!
、
卻說巫城墜下,天坑搖晃,四周懸崖又開始墜落,因之前已有數次震動,這一輪岩崩比前幾次還大數倍,又將一部分天坑填塞。
數年之後,天坑又發生多次岩崩,再加地陷,天坑及其多個支坑大部分被深填,與周邊山體連成一體,多數小坑被填平,隻留下數個大大小小的餘坑,且深度遠遠不能與以前相比。
後來,人們在天坑餘坑,發現一座大石橋,傳說橋身為吞了五龍珠之一的青龍珠的巴國龍飛將軍巫城的英靈所化,故稱此橋為“青龍礄”。
在離青龍礄不遠處的懸崖頂部,有一閃閃發光的石體,形似展翅的雄鷹,傳為那隻神鷹所化,將此處天坑稱為“神鷹天坑”———不消說,這神鷹乃是巫鹹天師徒兒的坐騎也(前事見本書第410章《五龍劍來由(下)》)。
不僅如此,前前後後多年的數次巨大震動,還引起鄰近的龍水峽兩麵高聳入雲的山體跨塌,將龍水峽深填,留下遠遠無法與巴人時期深度、長度、寬度相比的現在的龍水峽峽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