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虎安山決戰祀神(2 / 3)

敵人血祭,法力無比。

臨崖長嘯,江河倒流;

猛然擺首,崩山動地。

旌尾怒掃,雷鳴風狂,

血盆大口,吞月吞日。

蠢爾醜鳥,呆若石雞,

蠢爾蠻荊,癱若爛泥。

虎神虎神,百獸為膳,

虎神虎神,萬能之神。

虎神虎神,生我骨筋。

虎神虎神,傳我血性。

虎神虎神,佑我生靈。

虎神虎神,賜我隆運。

白虎神!白虎神!白虎神……!

三個巫師已經站了起來,與眾人一起,重複著歌頌白虎神的讚歌。

人們邊唱,邊應和著大鼓的節奏,重重地踩著雙腳,一會兒原地踏步,一會兒向前踢,極度興奮。

這是虎安山草原上有史以來最濃重、最大規模的一次巴人的祭祀儀式,震撼天地。

祭祀完畢,天已亮,天氣不比昨日,是個陰天。武士們吃飽喝足,開到虎安城外寬闊的草地上,準備迎敵。

巫師瞫瑞、中卿若春沛、文官虢昌、糧草總管苴懷等人,還虎安宮中。

一場終極決戰,就要上演。

天大亮。

楚國大軍如約前來。

巴軍隊伍整齊、有力而又緩緩地向前移動,前方更加開闊的長滿矮草的大草原,是今天一決生死的戰場。

楚軍主帥屈容事前探得巴人隻列了一個隊形,也命令不按正規車戰的左中右三軍排列,將戰車集中在前,按前、後排列,純步卒集中在整個隊伍的最在後麵。

草原之上,飛鳥亂竄,野獸奔走,塵土飛揚。

旌旗招展,車輪滾滾,楚軍先鋒大將鬥鷹,領一隊馬車在第一方陣。他站在一乘華車中,傲視前方,左右數名將領,整整齊齊。

後麵車陣方隊是主帥屈容;監軍景靈親自領陵師押陣。

前後兩廣楚國戰車,共六十餘乘,每輛戰車跟有七十餘步卒,這是標準編製,後麵是大隊陵師。共約一萬多人。

陵師列成陣式,戈、鉞、戟、斧如春發竹筍。巴人遠遠看去,感覺像一群直立的炸熟大蝦,緩緩、整齊而來,離巴軍弓箭射程略遠停住。

楚軍主帥屈容站在一輛高大豪華的指揮車上,麵露得誌之色。

楚軍隊伍停了下來,眾車讓開一條路,屈容的指揮車靠上前來,離前鋒鬥鷹的戰車更近一點。

巴軍這邊,最前方,是十輛楚將屈容送給巴人的戰車,各四匹馬,車上三名武士。

其後是一支百人的虎賁武士,裝扮十分怪異,他們將要表演的,是今天最重的一出戲。

隨後,是三員大將一字兒排開,騎在無鞍白馬之上,均是寶馬,中間為巴國中將軍、龍武將軍瞫夢龍,坐騎丟風;左為龍騰將軍、紅麵虎樊雲彤,坐騎雪鷹;右為龍勝將軍木莽子(水澹),坐騎追月。

三員巴將身著全金頭盔、鎧甲,金光閃閃,宛若天將,腰懸寶劍。

瞫夢龍手執巴式鉞,為圓刃折腰式,巴式鉞與中原的鉞有別,除了瞫夢龍手中這種,還有曲刃長身式、偏刃月口式。

樊雲彤手執“以人祠虎”圖案青銅長矛。

木莽子同樣手執長矛,圖案照樣很特別:矛的青銅部分身上飾有一蛇,蛇頭一端的蛇口內銜有一蛙,蛇身另一端飾有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