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軍已經沒有反擊之力,但楚軍忌憚“活鬼”荼天尺,沒有人敢上前來與他對拚。
看到同伴全都倒下了,荼天尺知道這一次,自己的大限到了。
荼天尺要害部位中了一支箭,手仗金龍劍,逼視楚軍,努力直起身,退了三步,便退到了懸崖的邊上,仰天長歎:“君上,邑君,荼天尺不能再為國殺敵了!二弟、三弟、四弟、五弟,愚兄失信,虎安門,大哥來不了了!”
楚軍見荼天尺中了箭,爭先恐後欲奪他的首級,那頭目被荼天尺視死如歸的氣概所感染,改了主意,大喝道:“不準割他的頭顱,給他留一個全屍!”
荼天尺叫道:“芙蓉!若你生男,教其承我五龍兄弟之誌!”
言迄,巴國龍威將軍、虎安山大部族末期舟師主將荼天尺,橫劍自刎!
金龍劍被拋入空中,荼天尺的身體一歪,跌入懸崖之外的天坑,魂歸去兮。
楚軍見荼天尺自刎,急忙跑上懸崖邊來看,隻見巴國龍威將軍的身影,像雄鷹撲兔一樣下落,那支金龍寶劍,在坑中旋轉,如一個金色的光環,落入了天坑之中。
楚軍頭目看著萬丈深淵的天坑,唏噓道:“看來,荼天尺的女人盤芙蓉懷孕了,若還有機會,當向盤芙蓉轉達他的遺言。”
烏江巴人有種傳說,巴國英雄、龍威將軍荼天尺,當時人稱“天將軍”,其吞了五龍珠之一的金龍珠的軀體及英靈,後來化作了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核心景區、今重慶武隆“天生三橋”之一的“天龍礄”。
有巴登徒子仿作《念奴嬌●天龍礄》一首打油詞為為讚為歎:
狂風吹過,席卷走,多少恩怨情仇。天礄飛架,人道是,巴國忠魂鑄就。小鳥依依,雲露眷戀,撫平男兒憾。武舞悲歌,大婁武陵流傳。
遙想烽煙歲月,蓉菊花開時,氣吞山河。蕩蕩舟師,劍指處,勁虜旗墜舟翻。仰望龍脊,易安當太息:人傑鬼雄。烏江故事,不以成敗評彈。
還有星拱北女士《五律·哀天尺》為歎:
烏江微雨裏,暮重遠山寒。一夜殤林海,多愁夢虎安。劍橫身可死,人去義非凡。忠後承其誌,雄風萬古傳。
公元前360年四月,楚將昭允再次敗於巴國龍騰將軍、紅麵虎樊雲彤,楚軍從兩河口進入虎安山草原的計劃再次失敗——這其中,樊雲彤實在是太勇猛,又占地利,是主要因素;次因是楚軍主帥屈容擔心若給昭允的兵力太多,蘭天湖的巴將鄂越擔心危及自身安全,會出手相助,鄂越一出手,巴軍主帥巴遠安便不得不向虎安山增派援軍。
鄭氏部族,離兩河壩口,僅僅不到二十裏地,正處在虎安山草原至蘭天湖之間,取之易如反掌,可昭允同樣擔心,進攻鄭氏,會引起巴將鄂越的極度不安,於是放過了鄭氏。
楚將屈容、莊複、昭允已經完全看懂了巴軍主帥巴遠安令鄂越駐守蘭天湖的真實意圖,不想打草驚蛇。
屈容現在,隻想盡快順利取下虎安山大部族,牢牢掌握丹涪水下遊地區,而枳都的事情,須從長計議。
如此一來,楚軍集中力量,狂攻虎安門,巴國守軍漸漸不支。
四月中,楚軍以慘重代價,終於攻破虎安門,巴國中將軍瞫夢龍隻得撤還虎安城。
楚軍主帥屈容留副帥莊複鎮守虎安門,並統管虎安門——龍溪口——共灘三點一線的所有楚軍,保障楚軍的運輸路線和防止沿途巴人部族的死灰複燃,當然還有一個重要任務:阻止虎安山的巴人從虎安門逃出草原,特別是虎安伯父子。
楚國大軍開進了虎安山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