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涪水兩岸,春光明媚,太陽升起,如果不是巴楚兩國大軍磨刀霍霍,好一個美景。
事隔僅僅幾個月,丹涪水麵上第二次大站拉開帷幕。
楚軍前主帥養明的摯友加愛將、現奉命歸屬屈容指揮的名將申駭率組甲、被練五千多人為前鋒,屈容親率大軍繼之,到達鬱水口附近,移舟南岸列陣,與巴軍相對。
楚軍令旗一揮,鼓聲如雷,兩萬五千餘水師、數百隻戰舟迎麵殺過江來。
巴國的戰舟普遍比楚國人的小,但小有小的好處,靈活性更高,巴人的放火趕死隊,看到楚軍過來了,率先迎上前去,鑽進楚軍隊列中,冒著被包抄、射殺的極度危險,專尋楚軍的大舟,點燃用各種油類製作的火把等易燃物,用擅長的短劍投擲方式,扔進楚國人的舟中,或者將火源綁在箭上,射進楚軍舟中;還有一些巴人,純粹將燃燒物在自己的船頭點燃,追逐楚國戰舟的屁股,等楚舟起了火,再跳江而遁。
楚軍被巴人的"自SHA式"攻擊,搞懵了,一時亂起來。
這是巴國八公子巴遠安等人商議的戰法,期望用火攻再次以弱勝強。這個戰法,最先是龍武將軍瞫夢龍提出來的。
對巴人這方麵來說,遺憾的是,楚軍有所準備。
此前,楚軍主帥屈容聽探子報說巴軍在盤湖口集結完畢,正向鬱水口進發,召集眾將商議。
屈容認為,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巴人並沒有采取守勢,而是像上次一樣,擺開架式主動決戰,其中一定有巴人自以為妙的詭計。
屈容最終認為副帥莊複的分析最有道理。
莊複認為:巴軍不太可能采取上一次的誘敵深入、大洞埋伏和裝神弄鬼的老招術, 一定有新的辦法,最有可能的是火攻,因為春天來了,丹涪水麵上風勢較大——其實,這並不是很難猜到的特別的“妙計”,當時的水戰,沒有炮火,衝撞、箭射、火攻、跳上敵舟肉搏乃是常規戰法。
屈容同時下令以牙還牙,也準備了放火隊,讓普遍身著藤甲的巴人自食其果。
因之,楚軍事先在容易著火的戰舟中預備了水桶,並進行了的演練,當巴人的火箭射來、帶火的易燃物送過來,楚軍並不十分驚慌,很快便將火熄滅。
巴人的放火敢死隊,一部分跳江活命,一部分葬身於楚軍的圍剿之中。
巴人見火攻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拚起老命與楚軍對幹,離得稍遠的,點對點互射;離得近的,巴人跳上楚軍的戰舟,肉搏起來。
一時之間,占盡兵力優勢的楚國人並沒有占到多大的便宜。
從上午一直打到午後,巴軍終是兵少,敵不過楚軍人多舟多的優勢,巴軍主帥、八公子巴遠安下令撤退。
巴人撤退,楚軍像平時訓練時一樣,迅速整好舟隊追殺。
這一次,屈容沒有像上次養明那樣謹慎,因為他已經摸透了巴人的底細,清楚巴軍再沒有上次那樣的大量援軍“從天而降”的好運氣,隻須憑借己方兵力的絕對優勢,拿下並控製峽門口。
這一次,屈容並不準備立即追到枳都,因為他知道越逼近枳都,巴人越會狗急跳牆,抵抗越慘烈,要想拿下巴國的舊都,絕不是輕而易舉之事。
同時,屈容還相信,對手巴遠安也明白自己的意圖,不會把他手上的兵力一次性拚光,如果這樣,枳都就丟了,巴遠安可以丟了虎安山,但他絕對丟不起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