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無心安坐,站立議事。
共子父子聞石城失守、巴篷、巴櫓等人戰死,又恨又歎。
盧力道:“石城失守,楚軍必下共灘,共灘若失,鬱城、酉城都將受到兩麵夾攻。頭可斷,共灘絕不能失!”
共彪道:“誰都曉得共灘不能失。但如今楚將屈容進攻酉城,我方損傷慘重,現有兵力,防守已經是極其艱難,若又一次分兵,不是要拱手相讓我共氏土地嗎?”
集體失語。
多時,共氏大部族首領共子道:“共灘若失,楚軍兩麵夾攻,酉城同樣是必失。鬱城、枳都比酉城更加重要。老夫決心,拚全族之力,與楚軍決一死戰!你們急回救共灘!”
龍武將軍瞫夢龍道:“我部願與共氏共存亡!”
共子堅決道:“不行!夢龍公子的好意,老夫心領了。就算你們全都留在這裏,也不敢保共氏萬全。與其如此,不如退守共灘,保全大局,以後再來為我共氏收複失地,我父子死亦瞑目了。再者,若鬱城失守,丹涪水必有一場決戰,瞫氏正處丹涪水咽喉之道,瞫氏武士要死,也要死在丹涪水上!”
虎安山山師主將樸延滄道:“我這把老骨頭,願埋在共氏山川,請公子率主力撤至共灘,我率一部助共子。”
樸延滄手下、虎安山山師五百長竹午道:“老將軍,你們撤,我留下!”
樸延滄道:“共子說得極是,大局要緊,你年青,正還需為國出力,不能留下!”
竹午道:“末將自到山師,多得老將軍教誨,生死關頭,如何能留你一人在此!更何況,豈有我虎安山山師主將留下,屬下先撤的道理!”
虎安山大部族的子部族牟氏首領牟忠道:“當年,我隨父親在三河口舟師營時,不止一次來過共氏,路途比較熟悉。在三河口時,延滄將軍曾指點過我的武藝,與我有一段師徒之誼,我願留下陪樸將軍,必要時,從毛狗小路撤回便是。”
瞫夢龍對老將樸延滄留下來,心有不舍,聽牟忠所言,大喜,道:“我本不願將老將軍留在這裏,有智虎願意相助,我稍放心。”
樸延滄道:“公子不用擔心,我自在分寸。”
戰時主將盧力道:“其他的就不用爭了。我也快四旬,該見的世麵都見了,我同延滄、竹午、牟忠等留下!”
虎安山舟師主將荼天尺道:“盧將軍現是這方麵的主將,如何能留下?”
盧力道:“正因為如此,我更應當留下來。我奉八公子之命,協助巴冬將軍堅守巴峒。如今,巴峒已經失守,共氏又難保全,我有何麵目回去!巴冬將軍已經戰死巴峒城,我,盧力,也隻能戰死酉城!”
共子道:“說得好!大不了同去與巴冬將軍作伴,同蚺君作伴!陰間去了,也好再聚!”
時間緊急,不容再猶豫,戰時主將盧力下令:枳都軍營的正規軍,留一半在共氏境內,餘下的,不論來自何部族,均受龍武將軍瞫夢龍節製。
除了共氏全部、盧力之一部,保衛酉城的兵力,就隻有老將樸延滄所領的雜牌軍了。
虎安山大部族山師主將樸延滄、伍百長竹午及牟氏部族首領牟忠所率的,其五百餘人,另外加上從巴峒過來的散兵遊勇四五百人自願留下來,樸延滄的隊伍,共計不足一千人,助守共氏酉城。
龍武將軍瞫夢龍則率其他所有軍隊退到共灘(今酉陽龔灘)。
令下,準備分手。
共氏部族公子共彪高聲道:“眾位將軍,眾位兄弟,請稍等!今日一別,或是陰間再見了!走之前,我們共飲一甕酒!”
共彪令人送上最好的巴香清酒來,各提一罐幹了,摔了酒罐。
要離開的將領與堅守酉城的將領告辭,向大酉宮外去。
龍武將軍瞫夢龍與共氏部族的共桃花有特殊關係,心情比其他人更加複雜,邊與其他人道別,邊緩緩向外麵走。
突然,共公子喊道:“夢龍賢弟,請你留步!”
瞫夢龍聽到喊聲,停了腳步。
龍勝將軍木莽子跟在瞫夢龍的身邊,看了一眼瞫夢龍,見他表情沉重,沒有同他說話,木莽子大約猜到可能是為何事,跟在前麵幾步的荼天尺、樊雲彤、巫城身後,心情複雜地出了大酉宮的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