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朱子溪(2 / 2)

巫城不太高興他這話,道:“有什麼麻煩?”

“你兩個外鄉客,在這竹子山中,恐怕是難活出來。”那人一邊勞動,一邊道。

巫城不服道:“你莫嚇人,我們在鬼門關都能回來。”

那人淡淡笑道:“巴國武士,哪一個沒有闖過幾次鬼門關!順這條溪下去不遠,有一個寨子,快去那裏找食宿。錯過那寨子,今晚就要吃點苦了。”

木莽子道:“你不是那寨上人嗎?”

“我家離此十餘裏遠呢,是來這裏找藥的。”

他這一說,木、巫發現在他的身邊,有數種植物的莖或葉。

那人繼續采集他的植物。

巫城看了看他的勞動對象,發現並不是什麼希奇的藥物,可是又想巴國他母的太神秘了,山水神秘、風俗神秘,女人神秘,就是花花草草也神秘,上次見到一種草,以為是苤苡(車前草),卻聽人說是魚鰍串,不必要為這等小事,再讓木莽子笑話,便問道:“你采的什麼?”

“這是水菖蒲,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之功效。看來真是外地人。這裏的多種藥物最好,因此我走了約十裏地來這裏采集。”

巫城心想,果然沒有認錯他正在采集的藥物,他並不想像其父親一樣,對藥物有什麼研究,不再細問。

木、巫二人向他道了一聲謝,沿河岸行進,隻見風光秀美,其水綠如玉,清澈見底,靜處不見水紋,怒處可掀磐石,水麵印山峰,群魚弋淺底,原始植被密植兩岸。

這道風景,有當地當代的烏江韻語先生詩為證:

其一

晨照朱溪景更添,霞飛魚躍水中天。

漁家築宅江邊住,山作門窗水作簾。

其二

疊翠層岩數萬竿,連綿鋪蓋兩山間。

峽風撩起青青葉,恰是遊龍下九天。

這一條美麗的溪流,稱竹子溪,今稱竹子溪,是烏江的二級支流(芙蓉江的支流),流經今重慶武隆區浩口鄉。

兩人在溪邊小道上,有時踏砂石,有時踩小草,有時還越水,走了一個多時辰,走到溪水漸深處,岸邊上果然有一個寨子。

那寨子,左右兩邊和後麵,全是竹子,多為水竹,沿溪岸一排竹房子,全是吊腳樓。

木莽子看見竹子多的建築,自然要想起自己的家龍寶寨。

繼續靠近,聽見寨子內傳來吹拉歌唱之聲,兩人沿石板路移步上去,到了寨子大門口。

寨子大門,是一道半開的大木門,門頭上有一組經過藝術化的大竹節雕塑,還上了鮮豔的顏色。

木莽子心想:“這是他們的竹圖騰,或許是到了虎安宮虎賁竹午的家鄉”。

木莽子聽說過竹子溪,知道下遊就是三苗寨主盤芙蓉的地盤,但從來沒有來過,也沒有去過三苗寨。

雖然大門半開,巫城還是禮貌性地叩了幾下木門。

一會兒,一個小男孩兒探頭出來,他頭上戴一個貓兒頭形的竹絲編的帽兒,兩隻小眼晴比貓兒眼晴還圓。

這小孩兒的神情,把兩個客人逗樂了。

巫城道:“這是何處?我二人從山上來,打算到盤瓠湖,走得累了,可否歇上一宿?”

木莽子暗笑:“他聽得懂嗎?”

那小孩兒眨了幾下眼睛,道:“我去喊叔公來。”

那孩兒縮頭回去,想把大門先關上,避免客人不請自入,推了兩下大門,紋絲不動。

又過了不多時,有一個老者出來,正是那小孩兒說的叔公;孩兒跟來看了一小會兒,轉身跑了。

老者招呼二客人進寨,二人才知這裏稱為“竹氏寨”。

兩客人進去一看,原來寨子裏麵,是兩排房子,均較為低矮,上下兩排房子中間,是一條不寬的青石壩路。多處房子上麵,張燈結彩。

邊向裏麵走,巫城邊道:“哈哈哈,水蔑匠,這下你再不得餓死了。”

木莽子不解其意,道:“你放的什麼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