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百長樊小虎在旁道:“黑夜一樣好使。”
相善稱“好!”
那四條龍舟兒,越劃越快,從旗舟前麵三十餘步遠處的水麵,破浪飛駛。
相善次子相真站在荼天尺身旁,見三苗寨龍舟之中,盤芙蓉一身戎裝,站在最前麵用力擂鼓,又見舟尾劃漿的一個女兵揮汗如雨,似是盤瑞蓮,心中很不好受。
不一時,四舟已到彼岸,有小舟來報:“稟報相大夫、天尺將軍:樊小虎將軍獲第一、三苗寨獲第二、相真將軍獲第三!”
荼天尺嗬嗬道:“看來是我趕鴨子了。”
相善哈哈笑道:“若不是小虎一部爭氣,皆輸給女舟師了。有請盤將軍到舟上來!”
不多時,一條龍舟靠了過來,盤芙蓉上了大舟,拜見相善。
相真見這隻龍舟尾部的女武士,果然是盤瑞蓮;盤瑞蓮也已發現相真在大舟上,抬頭看了他一眼。四目相對,說不出滋味。
相真無言,眼看那隻龍舟劃走,隻留下盤瑞蓮的背影。
至今,這湖中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龍舟大賽,遠近聞名,不知與當年巴人演武有無關係,未作考證。當然,當年三河口舟師演武並不確定在每年五月初五日。
有好事者考證,端午習俗,可溯源至原始社會部落的遺風。據《穆天子傳》記載,西周穆王時便有端午龍舟之俗,至後來才演變成或者說集中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的節日。
見相善與盤芙蓉親切交談得差不多了,荼天尺對相善道:“大夫,接下來是實戰對抗。”
隻聽一聲令下,數十隻戰舟就在湖中真戈真戟幹將起來。
接下來,又有射箭、火攻等比武。
正式比賽結束,荼天尺請相善等前來指導和觀摩的客人回到岸上,安排水、果等。
接下來,舟師武士們還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比試:每隊選出一隻小型戰舟,一舟五人,從三河口同時出發,向上遊開進到水鴨子常常出沒的水域,以返回出發地點不超過一個時辰為限,哪一隊活捉的水鴨子最多為勝。
這項比試,看似遊戲,因為規定是要捉活的,不能用箭,實則比試的是水性、智慧,還有運氣,多數隊伍常常是空手而歸。
直至未時,所有項目方才演練完。
申時中,三河口軍營舉行慶功大宴。
相善、荼天尺、樊小虎、相真、盤芙蓉、相善侍衛的正副頭目相豹、相操,共十餘人,在荼天尺主將帳中宴席。
前來觀摩的子部族領頭的武士,被安排在樊小虎的營帳中,由舟師的幾個重要小頭目陪同;參加演武的龍舟武士、射箭武士、縱火武士、劍術武術等俱在主帳外的沙灘上慶功。
其餘小卒兒們,各在本部營地慶賀。
相善帶來的侍衛在主帳守衛。
相善進帳之前,相豹、相操按例對大帳裏裏外外,查看仔細,毫無異常。
相豹查看了安全無隱患,認為有自己和相操,相加相真、樊小虎,共四大高手在場,又是在軍營之中,絕對萬無一失,於是吩咐三十個侍衛在大帳門值崗,其中十人在帳外巡邏,多數則去吃飯,先吃完的來換班。
主帳中,各依位次;以魚為主的菜肴、清酒以及餐具,均已經準備好了,隻等開席。
舟師主將荼天尺站起來,首先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