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你也不用管。既然能送進來,就能夠送出去。”
“好。隻有你來寫。”
瞫夫人找來細絹,咬破右手食指,用巴國文字符號寫了兩封血紅的短令,令存燾偷偷取出高級青銅製印符,加蓋上虎安伯印信。
這枚青銅印是當年巴國主專為虎安山一代雄主瞫武子製的,表示君主授權,啟用後,封存了原來使用的陶璽。
別小看封存的陶印,是早期巴人的重要物件,據說在著名的長陽香爐石巴人遺址出土的兩方陶璽,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陶印章,屬西周甚至更以前的時期,其用途疑為陶器的鈐記。
又過幾日的早上,漂亮聰明的小女孩相月紅來見夫人,道:“今日我又要去看二祖母,叔父(注:相美)說點都不行了。”
瞫夫人巴永秋道:“新鞋幹了,你換了去。你看你,一個女孩兒,腳板要翻天,才穿過三日,就有一處綻線了。我粗粗的縫了一下,你過路去找若婆婆拆了縫過,隻有她才還得了原樣。”
夫人幫月紅換了鞋,送她出了溫香園,道:“一定記住:先去把鞋縫好,不然那口子越穿越大,不是要吃飯,怕是要吃人了。一定!一定!”
相月紅應了一聲“一定”,轉身跑了。
相月紅出了虎安宮,記得瞫夫人之言,先去若春沛家中。
若春沛妻自從上次將密信送進虎安宮,天天盼回音,心中七上八下打鼓兒。
此時,見相月紅與孫女培花進來說新鞋綻線了,又擔心又心喜,道:“快脫下來,我給你補上。”
邊為相月紅脫鞋,若夫人邊道:“培花,去把你的鞋取一雙來,給月紅先穿一腳,一會子就弄好。你們先出去玩會兒。還有,去讓小爺爺請虎安宮的爺們喝茶稍等。”“小爺爺”,指若春沛之弟若春厚。
原來是,每次相月紅出虎安宮,都會有兩名以上的侍衛送她回相府,然後接她回去,均是相善的要求,本來路程不遠,防止她在路上出事。
因相月紅常到若春沛家與若培花玩耍,故侍衛並不疑心,樂得享愛些好茶水、好飲食、好果子。
不大會兒,若春沛夫人取出密令,再縫好鞋子,喊相月紅來穿上,送她出了門。
沒過多久,相善大夫人去逝。
瞫夫人巴永秋在侍衛嚴密陪同下出了一次虎安宮,完畢吊喪之禮便被送回去。
且說若春沛得了瞫伯之密令,既加緊行動,又格外小心,暗暗尋找良機,並不急於求成。
這一日,送相善夫人回丹涪水峽門口相氏部族安葬,虎安山大巫師瞫瑞、虎安山行人若春沛、文史官虢昌等人送出數裏後返還虎安城。
回來途中,到了一處歇腳的木草亭子,若春沛令停下竹木滑竿,休息片時。
見虢昌的滑竿從後麵過來,若春沛令人請他也來稍事休息,又令心腹若柱率幾人防止其他人靠得太近。
相互施了禮,若春沛先笑道:“多日未單獨會麵,老兄在家做得好事啊。”
虢昌笑道:“自從相大夫專事,怕他疑忌,因此少與若大夫來往。老夫在家做得何事,大家都知道的。”
“且不說這個。我有一病,請老兄幫我看一看。”
虢昌笑道:“我並不懂醫,不過願意洗耳恭聽。”
“最近,我有一件小小的麻煩事,需要請一個人幫忙。我想請教:依老兄的見識,他會幫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