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巧笑倩兮(2 / 2)

巫貞正埋頭繼續觀書,以為他說的是《司馬法》,便道:“司馬穰苴,齊國人,原本田姓,名穰苴,曾領兵勝晉、燕,被齊景公封為大司馬,後人尊稱為司馬穰苴。”

木莽子笑道:“巫子,我說的不是那個。兵法,於我絲毫無用處,不須多學。這冊,才算是好書啊!”

巫貞又抬頭一看,笑道:“原來你說的是這冊。這冊是《詩》。”《詩》,即《詩經》。

木莽子道:“原來果真是這書!能否借我一閱?”

巫貞笑道:“說過了,隨時來取。”

木莽子轉身施禮:“多謝多謝!”

“龍寶坑是個自在之地,何必多禮。”

木莽子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小學生水平,在一個“無聊者”引誘下,認識了一些字,還遠遠算不上真正的讀書人,但他最崇拜的是被打入天坑裏的吳國人澹子。雖然澹子已經死去兩百年左右,他的故事卻早已成了龍寶坑裏最傳奇的故事之一。

木莽子出了天坑一次,見識增了幾分,觀察巫貞為人、學識,都極高妙,深為敬重,估計就是澹子一般的人物,早就有心拜師,今日正好是個機會,便道: “以前龍寶坑中無良師,巫子博學,能否收我為弟子?”

巫貞道:“各種典籍,浩如煙海,我不過略知數萬分之其一,豈敢稱博學。若有疑問,隨時來相問,不必要什麼師徒名份。”

“授業與解惑,皆不可兒戲。待我稟報過父親,行拜師大禮。”木莽子認真道。

“既是你看得如此莊重,老夫強為人師。”巫貞嗬嗬笑道。

木莽子謝過,喜孜孜、心慌慌抱起手上那一冊《詩》,邊看邊出了房。

巫貞起身來送,恍眼見他正在看的是《衛風》的一段,暗道:“當年走時,心心慌慌,在數冊書中,各取少許,以為紀念,怎把這冊攜來了?”

目送木莽子出了房門,巫貞搖頭暗想:“數日交談,足見此人悟性之高,非我輩可比,可惜生得不是地方。其所言所思,樸實無華,說不上高妙,更不會據典,但有一種混然天成的道。甚至,不需要過多的點撥。

“可惜,今日觀之,看來仍不免是一個情種。古往今來,一個情字,害了多少人物啊!”

龍寶寨主水融十分敬重巫貞,聽了其子木莽子拜師之請,大喜:“須選個吉日”。

木莽子回了巫貞,巫貞笑道:“擇日不如撞日,龍寶坑中,本法自然,不須講究。”

吃過哺食,擺上香案,木莽子叩拜巫貞為師父。多人在場來看龍寶坑中最正規、也許是唯一的一次為讀書而行的拜師禮。

唯有巫城,回房先睡了。

過年了!

瞫夢語早早起了榻,要準備第一次吃一個沒有父母在場的年夜飯。

當時,火藥還未發明,更不用說比落後還要落後的龍寶寨。可是,他們同樣有讓瞫夢語觀賞的“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