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白馬山(2 / 3)

眾人回莊祭拜神仙神馬。丁公乘白馬成仙故事,多部書中有記載。

此事迅速傳開,轟動整個巴國。此後,人們便稱金巴山為“白馬山”,順理成章,荼氏寨所在的丹涪水渡頭稱為白馬津,也稱白馬壩。

鄧魯發配到金巴山,荼氏部族及其所屬的丁家溝當貴客一樣對待,除了不敢違令讓他離開丁家溝一步,衣、食、住都周全,倒落得清淨。

當晚,鄧魯房中,茶水備好,荼天驥向鄧魯討教。

鄧魯道:“你武功超凡,可成一代俠士,但若要成為一代名將,尚需多習兵法。”

荼天驥起身謝道:“多謝鄧子指點,但我大字不識。”

“不然,古來名將,好多就不識字。就說你認識的,比如瞫劍、樸延滄,大字不識,但他們熟諳兵事,究其原因:一是多聽人講,二是善於總結得失。”天驥再謝。二人講習兵法通霄,天驥頗多收益。

天亮,荼天驥問道:“天下之勢將如何?”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室遷都,群雄並起,以強淩弱,戰亂不斷,天命所歸,尚未可知。大國之中,楚國最廣,齊國最富,魏國最強,秦國最貧,然而秦人,卻最不敢預知。”

荼天驥道:“聽說秦穆公後,四世混沌,失去河西,鄧子何故還看好秦人?”

鄧魯笑道:“老夫豈敢料。傳說當年老子入秦,便看好秦國。秦人與巴人有類同之處,糾糾老秦,多曆戰爭,勇於武事,一旦出現穆公式的人物,其誌不可小覷。”

荼天驥最崇尚武力,點頭讚同,道:“巴國情勢如何?”

鄧魯搖了搖頭,道:“不必論。”

“巴國與楚國,就像越國與吳國,均是一強一弱,鄧子為什麼以為不足一論?”

“越王勾踐,三年事吳,臥薪嚐膽,不是非常之君,不能為此非常之事;文種、範蠡,世之奇才,本是楚人,而越王能聽其言,用其計,這正是天意才有的搭擋。吳王夫差,要不是碰到這三個克星,也許不會二十年就斷送了吳國。

“而巴國,沒有這三個人,也許,永遠也不會有,倒是伯嚭那樣的人才,一定會有,每個國裏都會有。巴人好戰,英雄輩出,若公室貴胄清明,選賢任能,自保時日,或可延長,以順天命所歸。若仍昏潰失德,楚、秦用兵,恕老夫直言,其勢高危。

”老夫在楚王宮就過事,也進過巴主宮,因此以為不足一論。”

“那我們又可否像當時越國一樣,假議和,真備戰?”

鄧魯笑道:“巴國誰去議和,巴文種嗎?又誰備戰?巴範蠡嗎?”

荼天驥答不出來。

鄧魯笑道:“我說笑呢。巴對楚,就如當時越對吳,不得不戰。”

荼天驥同巴國絕對大多數武將一樣,並不具備良好的戰略思維能力,他最關心的是丹涪水,道:“ 瞫氏如何?”

“破巢之下,豈有完卵。鬱水因有鹽泉,巴國必以全國之力抗爭,若鬱水失,則瞫氏必有一場生死惡戰,勝負並不難料。”

荼天驥拜服,道:“無論如何,也要等我輩戰死才有可能!”

天大亮之後,二人停談。吃了早飯,焚香再拜了丁公和白馬。

臨行,荼天驥令將分別一小包神茶送與鄧魯和丁家溝主人,率眾人離了丁家溝,丁衍領路——頭晚夜,丁衍已稟明父母,隨荼天驥到荼氏寨中為武士,多年的心願得償,歡喜不盡。

路過天尺茶園,將帶回的寧有危險也不願丟棄的神茶樹苗移交荼良,又住上一宿,載歌載舞慶祝到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