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荼氏子弟(2 / 2)

長臂武士道:“大伯父何須擔心,我去取!”

荼謹道:“你不能去!”

“我為何不能去?”

“你是我荼氏第一勇士,不能有半點閃失!”

長臂武士笑道:“當年我母便去取過神茶,我自然去得。”

荼謹道:“我說了你不能去,就是不能去!”

原來,這高長武士正是丹涪水一帶相當有名的荼天驥,新一代虎安山大部族“五虎”之一,武功與相胤齊名,人稱“長臂虎”。

這荼天驥,是荼倫之子荼良之子。荼良,係荼謹五弟,其人最喜花草樹木,擅長識茶、種茶、育茶樹,故一直在天尺茶園做事。天驥之母,喊做蠻女,年青時十分美貌,稱為“金巴一支花”,後嫁與掌管天尺茶園的荼謹三弟荼珍,成婚不足兩年,荼珍急病去逝,未留下子女。荼倫於是將天尺茶園交與荼良打理。果然是如魚得水,茶園在荼良打理之下麵積、產量、質量均大有增進,荼氏從上到下無不歡喜。因荼良尚未成婚,又一直暗中喜歡蠻女,荼倫便將蠻女改嫁五子荼良,弟座兄床。婚後,荼良夫妻生下荼天驥(荼十一)、荼天駒(荼十九)二子。

荼天驥年五歲時,臂長腿長,尤其是手比常人大。荼天驥不太正常的身高,與荼七不高的身材一樣,也成為笑料,被笑傳是他父親掌管茶園,天尺神茶喝得多。荼良見此子形狀,知是一塊習武的好材料,要想他成才,便將天驥送到丁家溝拜丁公為師習武,十年乃成。

荼氏部族丁家溝,在金巴山深處,瞫氏境內著名的流放地,以前叫野馬溝,因多有野馬聞名。許多年前,商朝君王武丁的一支後裔不知何故來到丹涪水。

這氏人善於相馬、訓馬,聽說金巴山野馬溝多馬,便進了野馬溝,捉訓野馬,定居下來,改姓丁,以不忘先祖武丁之意,於是便稱野馬溝為丁家溝。丁氏與先入為主的荼氏結義,歸於荼氏。

後來,丁氏除了監管流放者,專為虎安山瞫氏選培良馬,以白馬為極品。丁氏一門除了善於養馬,更有家傳武功,其劍法有名,傳為“武丁劍法”,最有名的是弓箭之術,百發百中,數代中均出有名武士。

丁公,不知其名,天驥拜師當年,已近九旬,仍是耳不聾、目不昏、牙不落、腿不軟、身不佝,曾是瞫氏境內的第一武士,年老還鄉,人尊稱丁公。

荼天驥十年功成,丁公道:“數徒兒之中,唯此人最得真髓。”果然一經出山,便在巴楚戰場上一舉成名。因此,在族中所有子侄中,荼謹最喜歡天驥,比親生兒子還如意,常帶在左右。

閑話少敘,書歸正傳。

荼天驥道:“我身為武士,部族有難事,站在幹坎上,豈不笑話!伯父怕我丟命,然而戰場之上,隨時準備送命!為我族人,雖死無憾!”

荼觀道:“我看,就讓他去,也是一個曆煉。何況,當年他母蠻女就是采神茶活下來的人之一,或是有此吉祥命數。”

荼謹對天驥道:“我不是怕你去丟命,而是你是我氏第一勇士,要死,要多殺些楚人,死在戰場上,為取茶送命不值。荼氏少不得要等你揚名。”

驥天驥道:“別的兄弟的命也不多一條,此次,我必去!”

見勸說無效,荼謹道:“好!好!好!你去!但此事重大,關係到數人甚至十數人的性命,你切宜仔細!”

荼天驥是荼氏青年一代最具號召力的人物,包括對比他年齡大的兄弟,眾兄弟見他領隊去取茶,荼四、荼七、荼十九等踴躍要去。

於是,選出精壯武士十二人、向導二人、力氣大的運茶夫四人、兩名采茶處女,組成采神茶隊伍。